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、银行体制论文

金融腐败问题研究--基于间接融资视角

中文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3页
1. 导论第13-25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-18页
   ·论文的研究对象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8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8-21页
   ·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思路第22-23页
   ·论文的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23-25页
2.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25-44页
   ·研究前提和假定第25-27页
   ·相关理论基础第27-32页
     ·委托代理理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寻租理论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博弈理论第31-32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32-4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32-39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39-44页
3. 间接融资腐败现状第44-65页
   ·腐败定义的演化第44-51页
     ·狭义腐败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广义腐败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腐败的演化形态:腐败的期权化第49-51页
   ·金融腐败第51-57页
     ·金融腐败的涵义第52页
     ·金融腐败的表现形式第52-54页
     ·金融腐败行为的构成要件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金融腐败的特点第55-57页
   ·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第57-64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与融资成本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典型案例与分布特征第58-63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的“触发点”第63-64页
   ·小结第64-65页
4. 间接融资腐败的供给面分析第65-82页
   ·金融结构与融资腐败供给第65-76页
     ·股票市场的融资障碍第66-71页
     ·债券市场的功能性缺陷第71-73页
     ·银行体系市场结构的垄断性第73-76页
   ·贷款软约束与融资腐败供给第76-80页
     ·国有企业与贷款软约束分析第76-79页
     ·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负担第79-80页
   ·市场经济转轨、软约束与腐败供给第80-81页
   ·小结第81-82页
5. 间接融资腐败的需求面分析第82-94页
   ·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分析第82-91页
     ·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虚置问题第82-84页
     ·冗长的“委托——代理”链条问题第84-86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分析第86-88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第88-90页
     ·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问题第90-91页
   ·法律环境与监管效率分析第91-93页
     ·法律制度与腐败成本第91-93页
     ·监管效率与腐败第93页
   ·小结第93-94页
6. 间接融资腐败对经济的影响第94-102页
   ·间接融资腐败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第94-96页
     ·直接效应:银行体系呆坏账问题第94-95页
     ·对银行体系运行效率的影响第95-96页
   ·间接融资腐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第96-101页
     ·对微观主体的影响第96-99页
     ·间接融资腐败对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第99-101页
   ·小结第101-102页
7. 我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治理第102-115页
   ·加快金融体系开放程度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金融体系的对内开放第104页
   ·构建合理的金融结构第104-107页
   ·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第107-109页
   ·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设计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·建立和完善防治金融腐败的法律体系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加强金融行业廉政体系建设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·构建内外部监督体系第113-114页
   ·小结第114-115页
参考文献第115-123页
后记第123-125页
致谢第125-126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26页

论文共12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劳动力成本变化与制造业企业行为研究
下一篇: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产业政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