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2-27页 |
·学业延迟满足研究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延迟满足与学业延迟满足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·学业延迟满足的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学业延迟满足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·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 | 第18页 |
·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征维度 | 第18-19页 |
·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元认知研究综述 | 第20-22页 |
·元认知概念的界定 | 第20页 |
·元认知的结构 | 第20-21页 |
·元认知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、元认知的关系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学业延迟满足与元认知的关系研究 | 第23页 |
·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的关系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立论依据 | 第24-25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5-27页 |
3 研究目的和假设 | 第27-2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7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7-28页 |
4 研究方法与程序 | 第28-31页 |
·被试取样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29-30页 |
·研究程序 | 第30页 |
·统计处理 | 第30-31页 |
5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9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研究结果 | 第31-37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描述性统计 | 第31-32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性别差异比较 | 第32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年级差异比较 | 第32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专业差异比较 | 第32-33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独子差异比较 | 第33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 | 第33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学校差异比较 | 第33-34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差异比较 | 第34页 |
·年级、学校变量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上的交互作用 | 第34-36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高、低分组被试在具体问卷各题项之间的差异比较 | 第36-37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 | 第37-41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的总体情况 | 第37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比较 | 第37-38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年级差异比较 | 第38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专业差异比较 | 第38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独子差异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 | 第39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校差异比较 | 第39-40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差异比较 | 第40-41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研究结果 | 第41-45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及各维度的总体情况 | 第41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性别差异比较 | 第41-42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年级差异比较 | 第42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专业差异比较 | 第42-43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独子差异比较 | 第43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 | 第43-44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学校差异比较 | 第44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差异比较 | 第44-45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、元认知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 | 第45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与学业延迟满足 | 第45-46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 | 第46-48页 |
·学业自我效能感、元认知、学业延迟满足三者关系的路径分析 | 第48-49页 |
6 讨论 | 第49-60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现状及特点讨论 | 第49-53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整体水平不高 | 第49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性别差异特点 | 第49-50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年级差异的特点 | 第50-51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专业差异的特点 | 第51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在是否独子上的差异特点 | 第51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家庭所在地的差异特点 | 第51-52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学校差异特点 | 第52页 |
·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差异特点 | 第52页 |
·年级、学校变量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上的交互作用显著 | 第52-53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讨论 | 第53-55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| 第53-55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 | 第55页 |
·大学生学业元认知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讨论 | 第55-58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| 第55-56页 |
·大学生元认知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 | 第56-58页 |
·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的关系讨论 | 第58页 |
·学业自我效能感、元认知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讨论 | 第58-60页 |
7 结论及教育建议 | 第60-65页 |
·结论 | 第60-61页 |
·教育建议 | 第61-65页 |
·针对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现状和特点的建议 | 第61-62页 |
·针对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、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关系的建议 | 第62-65页 |
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