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7页 |
| 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目录 | 第10-13页 |
| 插图清单 | 第13-14页 |
| 列表清单 | 第14-15页 |
| 主要符号表 | 第15-1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6页 |
| ·部分作用 | 第17-18页 |
| ·理论研究模型 | 第18-19页 |
| ·均匀梁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| ·部分作用组合梁的分类 | 第19页 |
| ·Euler-Bernoulli部分作用组合梁 | 第19-22页 |
| ·线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非线性分析 | 第20-22页 |
| ·Timoshenko部分作用组合梁 | 第22-23页 |
| ·线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非线性分析 | 第23页 |
| ·加入时间因素的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·剪切自锁现象 | 第25-26页 |
| ·屈曲现象 | 第26页 |
| ·工程实例和试验研究 | 第26-2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7-36页 |
| 第二章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部分作用组合梁的变分原理 | 第36-65页 |
| ·引言 | 第36-38页 |
| ·公式推导 | 第38-51页 |
| ·问题的描述和基本假设 | 第38页 |
| ·几何关系 | 第38-39页 |
| ·力的平衡 | 第39-40页 |
| ·本构关系 | 第40页 |
| ·虚功原理和功的互等定理 | 第40-42页 |
| ·最小势能原理 | 第42-45页 |
| ·关于自由振动频率的变分原理 | 第45-47页 |
| ·关于临界压力的变分原理 | 第47-48页 |
| ·最小余能原理 | 第48-50页 |
| ·HR二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 | 第50-51页 |
| ·应用 | 第51-59页 |
| ·弯曲变形 | 第51-52页 |
| ·自由振动 | 第52-58页 |
| ·临界压力 | 第58-59页 |
| ·结论 | 第59-60页 |
| 附录 CS部分作用组合梁挠度的解析解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| 第三章 部分组合Euler-Bernoulli梁与Timoshenko梁的解的关系 | 第65-74页 |
| ·引言 | 第65页 |
| ·基本方程 | 第65-67页 |
| ·本构关系 | 第65-66页 |
| ·平衡方程 | 第66-67页 |
| ·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 | 第67-69页 |
| ·积分常数的确定 | 第69-70页 |
| ·位移、内力关系表达 | 第70-72页 |
| ·结论 | 第72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4页 |
| 第四章 简支部分作用组合梁剪切连接件重新分布后优化后滑移的计算 | 第74-84页 |
| ·引言 | 第74-75页 |
| ·剪切连接件均匀分布的滑移 | 第75-76页 |
| ·基本描述 | 第75页 |
| ·控制方程 | 第75-76页 |
| ·平衡方程 | 第76页 |
| ·公式推导 | 第76页 |
| ·剪切连接件重新分布后滑移的计算 | 第76-79页 |
| ·数值算例 | 第79-81页 |
| ·结论 | 第81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|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84-86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84-85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85-86页 |
|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