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·污泥的产生及带来的环境问题 | 第11-16页 |
·污泥的产生和分类 | 第11-12页 |
·污泥的特性 | 第12-13页 |
·污泥处理与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5页 |
·污泥带来的环境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一般工艺流程 | 第16-18页 |
·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原则 | 第16-17页 |
·污泥处理的一般工艺流程 | 第17-18页 |
·微波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| 第18-23页 |
·微波的性质 | 第18-20页 |
·微波的加热机理 | 第20-21页 |
·微波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的背景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3-27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7页 |
第二章 实验分析方法及污泥的基本性质 | 第27-41页 |
·实验材料、仪器及设备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7-28页 |
·微波辐射处理污泥的实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9页 |
·污泥比阻的测定 | 第29-31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29-30页 |
·污泥比阻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污泥沉降性能测定 | 第31-32页 |
·污泥的含水率 | 第32-36页 |
·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 | 第33-34页 |
·污泥含水率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·污泥含水率、体积、重量、固体浓度及其状态之间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·污泥的 pH 值 | 第36-37页 |
·pH 值的测定方法 | 第36页 |
·污泥 pH 值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污泥的容重 | 第37-38页 |
·污泥的挥发份 | 第38-39页 |
·污泥挥发份的测定方法 | 第38页 |
·污泥挥发份的测定 | 第38-39页 |
·污泥的无机组成成分 | 第39页 |
·其它实验分析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微波辐射和粉煤灰单独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| 第41-55页 |
·微波辐射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| 第41-49页 |
·微波辐射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微波辐射对污泥真空抽滤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·微波辐射对污泥有机质水解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·微波辐射对污泥微观形态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粉煤灰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3页 |
·粉煤灰和污泥性质的对比 | 第49-51页 |
·粉煤灰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粉煤灰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微波辐射和粉煤灰联合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效果 | 第55-61页 |
·不同处理顺序下脱水性能改善效果的对比 | 第55-57页 |
·先微波辐射后粉煤灰调理 | 第55-56页 |
·先粉煤灰调理后微波辐射 | 第56-57页 |
·不同处理顺序下的效果对比 | 第57页 |
·联合处理与 PAM 处理效果的对比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1-63页 |
·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建议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录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)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