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叶绿体形成相关基因的RNAi载体构建及其遗传转化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一 文献综述第11-23页
 1 叶绿体形成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·叶绿体的结构第11-12页
   ·水稻叶绿体发育过程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水稻叶绿体发育与叶片黄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2 DCL(Defective Chloroplasts and Leaves)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3 植物吲哚-3-甘油磷酸合酶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4 RNAi技术原理及应用第17-21页
   ·RNAi的分子作用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·RNAi运用于植物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在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在作物遗传育种改良中的作用第21页
 5 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-23页
二 材料与方法第23-38页
 1 实验材料第23-25页
   ·实验水稻品种第23页
   ·菌株与载体第23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23页
   ·主要仪器设备第23-24页
   ·培养基成分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细菌培养基成分第24页
     ·用于水稻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第24-25页
 2 试验方法第25-38页
   ·RNAi载体的构建及检测第25-33页
     ·水稻材料RNA的提取第25-26页
     ·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搜索基因的表达谱第27页
     ·基因干涉片段扩增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干涉引物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·PCR产物的纯化和回收第28页
     ·干涉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·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质粒的提取第30-31页
     ·DNA测序及核苷酸序列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干涉载体的构建及检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水稻OsDCL1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检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OsIGSl,OsIGS2,OsIGS3以及OsIGS123 RNAi载体的构建及检测第32-33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RNAi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第33-38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质粒DNA转化农杆菌第34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农杆菌的活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的愈伤转化与共培养第35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转化植株的PCR检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转化植株的qPCR检测第37-38页
三 结果与分析第38-53页
 1 OsDCLs和OsIGSs的表达谱及序列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·表达谱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·R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·OsDCLs序列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OsIGSs序列分析第41-43页
 2 RNAi载体的构建第43-48页
   ·OsDCL1载体的构建第43-46页
     ·RNA的提取和检测第43-44页
     ·OsDCL1 RNA干涉片段扩增第44页
     ·OsDCLl干涉片段与pEASY-T连接后的PCR阳性菌落检测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酶切检测pCAMBIA301-OsDCL1RNAi-sense阳性克隆第45-46页
     ·酶切检测质粒pCAMBIA301-OsDCL1 RNAi第46页
   ·OsIGS1,OsIGS1,OsIGS3和OsIGSl23 RNA干涉载体的构建第46-48页
     ·OsIGS1,OsIGS1,OsIGS3和OsIGS123 RNA干涉片段扩增第46-47页
     ·PCR检测阳性克隆第47-48页
     ·酶切检测载体DANDA-OsIGSs-RNAi第48页
 3 农杆菌介导RNA干涉载体的转化第48-53页
   ·转化农杆菌的鉴定第48-49页
   ·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第49-50页
   ·T0代转基因的植株的PCR阳性检测第50-51页
   ·T0代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第51页
   ·qPCR检测T0代转基因植株OsDCL1的表达量第51-52页
   ·PCR检测OsDCL1RNA涉T1代转基因植株第52-53页
四 讨论第53-56页
 1 水稻中OsDCLs基因与叶绿体发育第53-54页
 2 水稻中OsIGSs基因与水稻发育第54页
 3 后续研究设想第54-56页
   ·绿色荧光(GFP)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54-55页
   ·组织学电镜观察第55页
   ·激素测定第55页
   ·转录组分析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麦—黑麦远缘杂交后代外源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
下一篇: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品质评价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