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高速机械转子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研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动平衡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| 第11页 |
·课题的来源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关键问题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的内容及完成的工作 | 第13-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| 第14-1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机械转子动平衡技术理论概述 | 第16-24页 |
·机械转子的概念 | 第16页 |
·机械转子的不平衡 | 第16-18页 |
·刚性转子的平衡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转子静平衡法 | 第18-19页 |
·转子动平衡法 | 第19-21页 |
·平衡机的概述 | 第21-2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超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| 第24-46页 |
·测试系统硬件部分整体结构设计 | 第24-25页 |
·信号检测器件选用与原理介绍 | 第25-29页 |
·光电传感器原理 | 第25-27页 |
·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| 第27-29页 |
·采样信号相关处理模块的设计 | 第29-35页 |
·信号放大与光电信号处理 | 第29-31页 |
·自动跟踪滤波电路设计 | 第31-34页 |
·锁相倍频电路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高速A/D 采样模块的设计 | 第35-43页 |
·高速A/D 采样模块原理 | 第36-37页 |
·高速A/D 核心芯片ADC0820 | 第37-39页 |
·A/D 采样前置电路与触发采样控制电路 | 第39-41页 |
·输入通道选择与地址计数器 | 第41-43页 |
·A/D 采样模块与测试系统连接 | 第43页 |
·下位机串口通信电路 | 第43-45页 |
·RS-232-C 串口标准协议 | 第44页 |
·串口通信电路连接 | 第44-4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测试系统软件虚拟仪器设计 | 第46-63页 |
·软件功能及主程序设计概述 | 第46页 |
·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界面设计 | 第46-51页 |
·主窗体界面 | 第47-48页 |
·静态显示界面 | 第48-49页 |
·动态显示界面 | 第49-51页 |
·上位机VB 串口通信与浮点数计算 | 第51-54页 |
·VB 串口通信 | 第51-52页 |
·浮点数的程序计算 | 第52-54页 |
·测试系统的定标 | 第54-57页 |
·系统测量与连续测量 | 第57-60页 |
·动平衡的测量 | 第58-59页 |
·动平衡的连续测量 | 第59-60页 |
·系统的扫频分析 | 第60-6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超高速动平衡测试系统实验装置设计 | 第63-74页 |
·高速陀螺转子动平衡实验装置设计 | 第63-69页 |
·高速陀螺驱动电源装置整体方案设计 | 第63-66页 |
·中主要集成电路作用介绍 | 第66-68页 |
·陀螺电源实验装置电路连接 | 第68-69页 |
·超高速电主轴动平衡测试实验装置设计 | 第69-73页 |
·实验装置整体方案设计 | 第69-70页 |
·超高速电主轴支撑装置与外接圆盘 | 第70-71页 |
·电主轴冷却与润滑装置 | 第71-7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6章 测试系统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| 第74-95页 |
·高速A/D 模块数据采集实验 | 第74-80页 |
·实验条件和流程图 | 第74-76页 |
·实验的实现程序 | 第76-78页 |
·实验数据和结论 | 第78-80页 |
·动平衡测试仪器的性能检测实验 | 第80-87页 |
·输入无干扰模拟信号 | 第80-85页 |
·输入干扰模拟信号 | 第85-87页 |
·高速陀螺转子动平衡实验 | 第87-88页 |
·超高速电主轴动平衡测试实验 | 第88-94页 |
·实验目的与实验条件 | 第88-89页 |
·测试系统的标定操作 | 第89页 |
·测量的数据及实验结果分析 | 第89-9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结束语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9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1页 |
附件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