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1-21页 |
一、 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7页 |
(一)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2-14页 |
(二)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4-16页 |
(三)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 | 第16-17页 |
二、 信息披露制度与投资者保护 | 第17-21页 |
(一) 信息披露制度的根本目标在于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| 第18-19页 |
(二)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够发挥投资者保护的功能 | 第19-20页 |
(三) 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内在要求和制度设计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持续信息披露制度内容分析 | 第21-34页 |
一、 现行我国规范持续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 | 第21-24页 |
(一) 法律法规与行政规章 | 第22页 |
(二) 证监会制定的持续信息披露规则 | 第22-23页 |
(三) 上交所和深交所制定的业务规则和信息披露指引 | 第23-24页 |
二、 持续信息披露的主体 | 第24-25页 |
三、 持续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形式 | 第25-31页 |
(一) 定期报告 | 第25-28页 |
(二) 临时报告 | 第28-31页 |
四、 持续信息披露的标准 | 第31-34页 |
(一) 实质性标准 | 第31-33页 |
(二) 形式性标准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现行持续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| 第34-44页 |
一、 我国持续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5-39页 |
(一) 虚假披露信息 | 第35-36页 |
(二) 隐瞒信息披露 | 第36-37页 |
(三) 延迟信息披露 | 第37-39页 |
(四) 非公平信息披露 | 第39页 |
二、 我国持续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9-44页 |
(一) 制度缺位 | 第40-41页 |
(二) 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| 第41-42页 |
(三)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持续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| 第44-50页 |
一、 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和监管流程,提高监管有效性 | 第44-45页 |
二、 健全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| 第45-46页 |
三、 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,完善持续信息披露机制 | 第46-47页 |
四、 强化证券市场中介监管,完善中介机构尽责机制 | 第47-49页 |
五、 建立有效的证券违规惩戒机制,加大打击力度 | 第49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