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特殊分区规划论文

北方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——以山西潇河城市段为例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相关概念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城市滨河景观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季节性河流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1.6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框架第21-23页
2 相关基础理论及案例研究第23-51页
    2.1 城市滨河景观概述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城市滨河景观的功能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城市滨河景观空间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城市滨河景观构成要素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北方季节性河流基本特征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季节性河流成因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季节性河流形态特征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季节性河流生物过程第33-35页
    2.3 相关理论研究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理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季节性河流相关理论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相关法律法规第38-40页
    2.4 河流季节化对城市滨河景观的影响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河流季节化影响滨河生态环境恢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河流季节化影响滨河植物群落设计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河流季节化影响护岸结构稳定性第43-44页
    2.5 国内外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河景观相关案例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日本荒川滨河景观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威海市五渚河滨河景观设计第46-49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3 北方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河景观问题分析及设计策略研究第51-75页
    3.1 北方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河景观现状问题分析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防洪建设与滨河景观相脱离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丰、枯水期水流量差异大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季节性河流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滨河区周边居民亲水活动受限第55-57页
    3.2 北方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河景观设计理念和原则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北方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河景观设计理念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北方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河景观设计原则第57-59页
    3.3 北方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河景观设计策略第59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生态防洪,河堤“防放”结合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丰富河床形态,维持河流稳定径流量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适应河流水文特征的植物及护岸设计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城市滨河空间多样化利用第73-7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4 山西潇河城市段滨河景观问题分析及设计策略研究第75-101页
    4.1 山西潇河及潇河城市段概况第75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潇河区位及自然环境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潇河河流季节化特征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潇河城市段研究范围及环境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潇河城市段季节性水文特征第81-84页
    4.2 山西潇河城市段滨河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第84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丰水期防洪安全相关问题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枯水期河道断流相关问题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人为季节性河流生境退化问题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新旧滨河空间功能差异问题第89-90页
    4.3 山西潇河城市段滨河景观设计策略第90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生态防洪设计策略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河床径流保持策略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滨河生境恢复策略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空间协同设计策略第97-9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9-101页
5 山西潇河城市段滨河景观设计实践第101-139页
    5.1 潇河城市段滨河景观总体规划布局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潇河城市段滨河景观总体结构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潇河城市段滨河景观分段规划第101-105页
    5.2 潇河城市段生态防洪设计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潇河城市段生态防洪设计思路第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潇河城市段生态防洪建设措施第105-107页
    5.3 潇河城市段河床规划设计第107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潇河城市段河床改造模式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潇河城市段景观水系设计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潇河城市段断面形态设计第111-123页
    5.4 潇河城市段滨河生境恢复设计第123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潇河城市段滨河植物种植设计第123-12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潇河城市段滨河生态护岸设计第128-131页
    5.5 潇河城市段滨河亲水设施设计第131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潇河城市段滨河广场设计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潇河城市段滨河景观小品设计第132-133页
    5.6 潇河城市段滨河道路交通系统设计第133-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潇河城市段外部交通设计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潇河城市段内部交通设计第134-136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136-139页
6 结论与展望第139-14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39-140页
    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40-141页
参考文献第141-149页
图表索引第149-160页
    图录第149-153页
    表录第153-154页
    附图第154-160页
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160-161页
致谢第161页

论文共1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视同传的挑战和发展
下一篇:汉语中“的”和“的”字结构的句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