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物的损害赔偿方式及实现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引言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物的损害赔偿概述 | 第7-15页 |
一、损害赔偿的目的 | 第7-8页 |
二、物的损害概念解析 | 第8-15页 |
(一) 损害的概念 | 第9-11页 |
(二) 物的损害与其赔偿方式 | 第11-15页 |
第二章 物的损害赔偿方式之恢复原状 | 第15-23页 |
一、恢复原状与返还财产 | 第15-20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15页 |
(二) 学说的争议 | 第15-17页 |
(三) 观点评价 | 第17-20页 |
二、恢复原状的适用 | 第20-23页 |
(一) 恢复原状的主要内涵 | 第20-21页 |
(二) 恢复原状的替代方式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物的损害赔偿方式之赔偿损失 | 第23-30页 |
一、赔偿损失的含义和范围 | 第23-26页 |
(一) 赔偿损失的含义 | 第23-24页 |
(二) 赔偿损失的范围 | 第24-26页 |
二、赔偿损失的时间和地点标准 | 第26-30页 |
(一) 时间标准 | 第26-28页 |
(二) 地点标准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物的损害赔偿的权利行使及实现 | 第30-37页 |
一、赔偿方式之间的关系 | 第30-33页 |
(一) 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(二) 恢复原状与赔偿损失的关系 | 第31-33页 |
二、被害人的选择 | 第33-37页 |
(一) 三种选择模式 | 第33-35页 |
(二) 以新换旧 | 第35-36页 |
(三) 小结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