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课题的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冰水情研究发展状况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冰水情监测技术研究发展状况 | 第12-14页 |
·额尔古纳河冰水情检测的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额尔古纳河冰水情检测系统功能与设计目标的确定 | 第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额尔古纳河河道冰水情自动监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17-21页 |
·河道冰水情自动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| 第17-18页 |
·河道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介绍 | 第18-19页 |
·冰水情自动测量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| 第18-19页 |
·冰水情自动测量传感器功能简介 | 第19页 |
·智能数据处理仪功能简介 | 第19页 |
·系统的设计的主要任务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冰水情自动测量传感器设计 | 第21-31页 |
·冰水情自动测量传感器工作原理 | 第21-23页 |
·冰水情自动测量传感器物理结构设计 | 第23-25页 |
·冰水情自动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| 第25-30页 |
·CPLD译码电路 | 第26-28页 |
·模拟开关电路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智能数据处理仪设计 | 第31-45页 |
·智能数据处理仪电路设计 | 第31-42页 |
·MSP430处理器 | 第32-35页 |
·电源电路 | 第35-36页 |
·模数转换器 | 第36-38页 |
·时钟电路 | 第38-39页 |
·数据存储电路 | 第39-40页 |
·RS485芯片的选择和电路 | 第40-42页 |
·智能数据处理仪管理软件主程序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现场冰下水位数据采集通信模式 | 第45-63页 |
·MODBUS简介 | 第45-48页 |
·MODBUS两种传输模式 | 第46-47页 |
·MODBUS RTUG功能码介绍 | 第47-48页 |
·ModBus-RTU通讯协议 | 第48-53页 |
·各命令功能详细描述 | 第49-51页 |
·错误校验码(CRC校验) | 第51-52页 |
·通讯中错误信息的处理 | 第52-53页 |
·标准ModBus从机协议程序编程 | 第53-61页 |
·协议的必要功能 | 第53-54页 |
·ModBus从机协议程序编程 | 第54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冰水位数据采集判断算法的设计 | 第63-73页 |
·冰水位数据采集判断算法的研究 | 第63页 |
·顺序巡检冰水情检测算法 | 第63-66页 |
·顺序巡检冰水情检测算法原理 | 第63-64页 |
·采集程序流程 | 第64-66页 |
·两端多点冰水情检测法 | 第66-72页 |
·两端多点冰水情检测法的原理 | 第66-67页 |
·多种情况下的检测算法处理 | 第67-70页 |
·两端多点冰水情检测法程序的实现 | 第70-72页 |
·两种算法的比较 | 第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七章 额尔古纳河河道冰水情自动监测系统保温方案及数据分析 | 第73-81页 |
·智能数据处理仪保温箱的设计 | 第73-76页 |
·保温箱的结构设计 | 第73-74页 |
·温控器的选择 | 第74-75页 |
·温控器的安装 | 第75-76页 |
·额尔古纳河现场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| 第76-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·总结 | 第81页 |
·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附录1 额尔古纳河奇乾河道工程试验典型电压数据 | 第87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