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水动力—水质耦合模型对东昌湖生态补水的研究与应用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0 前言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7页 |
·湖泊数值模型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3页 |
·湖泊水动力数值模型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湖泊水质数值模型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·湖泊富营养化数值模型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·国内外常用的湖泊数值模型软件 | 第21-23页 |
·学术构思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3-27页 |
·研究学术构思 | 第23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27-32页 |
·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7页 |
·区域气候条件 | 第27-28页 |
·社会经济发展 | 第28页 |
·水系资源现状 | 第28-32页 |
3 MIKE21 模型 | 第32-41页 |
·MIKE21 模型简介 | 第32页 |
·MIKE21 水动力模块 | 第32-37页 |
·水动力模块控制方程组差分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水动力模块控制方程组数值离散 | 第35-37页 |
·水动力模块方程组数值求解格式 | 第37页 |
·MIKE21 水质模块 | 第37-40页 |
·水质模块核心特点及运算原理 | 第38页 |
·水质模块构成部分的数学描述 | 第38-40页 |
·水质模块状态变量微分方程组 | 第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4 东昌湖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1-56页 |
·东昌湖水动力现状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东昌湖水动力模型建立 | 第42-50页 |
·网格剖分和地形插值 | 第42-43页 |
·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| 第43-44页 |
·影响因素和参数率定 | 第44-50页 |
·东昌湖水动力情况数值模拟 | 第50-55页 |
·风场对东昌湖水动力模拟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冰场对东昌湖水动力模拟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·东昌湖补水过程水动力模拟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东昌湖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| 第56-75页 |
·东昌湖水质现状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东昌湖水质模板创建 | 第57-69页 |
·水质模板创建原理 | 第58-67页 |
·状态变量参数率定 | 第67-69页 |
·东昌湖水质情况数值模拟 | 第69-74页 |
·水动力-水质模型的耦合与验证 | 第69-71页 |
·悬浮泥沙对东昌湖水质模拟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·东昌湖补水过程水质模拟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6 东昌湖生态补水方案研究 | 第75-94页 |
·东昌湖生态补水方案设定 | 第75-78页 |
·研究方法介绍 | 第75页 |
·补水方案设定 | 第75-78页 |
·东昌湖生态补水方案模拟 | 第78-80页 |
·东昌湖生态补水方案分析 | 第80-92页 |
·分析方法介绍 | 第80-83页 |
·补水方案分析 | 第83-90页 |
·补水风险评估 | 第90-9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2-94页 |
7 结论与建议 | 第94-97页 |
·主要的结论 | 第94-95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95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95页 |
·建议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附录 | 第101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4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