潍坊市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1页 |
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4-17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9页 |
·研究范围和期限 | 第19页 |
·研究的指标体系 | 第19-21页 |
2 水污染控制规划的评估方法 | 第21-33页 |
·水污染控制规划中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污染源评价 | 第21-22页 |
·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水环境容量的确定 | 第25-27页 |
·河流稀释容量 | 第26页 |
·河流自净容量 | 第26-27页 |
·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 | 第27页 |
·“十二五”规划指标预测方法 | 第27-33页 |
·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预测 | 第28-29页 |
·城镇生活水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| 第29-30页 |
·工业水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| 第30-31页 |
·农业水污染物产生量预测 | 第31-33页 |
3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33-40页 |
·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| 第33-34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33-34页 |
·地形与地貌 | 第34页 |
·土壤植被 | 第34页 |
·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| 第34-36页 |
·人口状况 | 第34-35页 |
·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 | 第35页 |
·城市建设情况 | 第35页 |
·农业种植和灌溉状况 | 第35-36页 |
·自然资源 | 第36页 |
·研究区域环境水文概况 | 第36-40页 |
·气象 | 第36-37页 |
·水文地质 | 第37页 |
·河流水系 | 第37-40页 |
4 水污染控制规划现状分析 | 第40-59页 |
·“九五”水污染控制规划评估 | 第40页 |
·“十五”水污染控制规划评估 | 第40-41页 |
·“十一五”水污染控制规划执行情况评估 | 第41-54页 |
·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及资金落实情况 | 第41-43页 |
·污染物总量评估 | 第43-45页 |
·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| 第45-50页 |
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| 第50-54页 |
·水环境容量计算 | 第54-56页 |
·设计条件 | 第55页 |
·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水污染控制规划主要问题及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“十一五”期间主要水环境问题 | 第56-57页 |
·“十一五”水污染控制规划评估小结 | 第57-59页 |
5 水环境压力及趋势分析 | 第59-64页 |
·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| 第59-60页 |
·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| 第60-61页 |
·削减量的确定 | 第61-62页 |
·水环境目标 | 第62-64页 |
6 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| 第64-74页 |
·工业污染防治方案 | 第64-66页 |
·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| 第66页 |
·控制农村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 | 第66-67页 |
·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| 第67页 |
·目标可达性分析 | 第67-74页 |
·工业点源治理项目 | 第67-69页 |
·城镇污水集中处理项目 | 第69-72页 |
·小流域水质净化项目 | 第72-73页 |
·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 | 第73-74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·结论 | 第74页 |
·展望 | 第74-76页 |
附录 | 第76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6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