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导言 | 第7-14页 |
·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| 第7-8页 |
·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| 第7页 |
·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| 第7-8页 |
·选题的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重点、难点、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重点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难点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2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 | 第14-27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 | 第14-20页 |
·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平思想 | 第14-16页 |
·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公平思想 | 第16-18页 |
·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平思想 | 第18-20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形成过程 | 第20-27页 |
·以唯物史观为前提批判以往抽象和空想公平思想的萌芽阶段 | 第20-22页 |
·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发展阶段 | 第22-24页 |
·以共产主义为目标实现社会公平理念的成熟阶段 | 第24-27页 |
3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27-41页 |
·公平的基本内涵 | 第27-30页 |
·公平是对现实分配关系与自身利益关系的评价 | 第27-28页 |
·公平是法权观念或道德观念最抽象化的表现 | 第28页 |
·公平是现存经济关系在保守方面或革命方面的观念化和神圣化表现 | 第28-30页 |
·公平的特征 | 第30-32页 |
·相对性 | 第30页 |
·阶级性 | 第30-31页 |
·历史性 | 第31-32页 |
·公平的衡量标准 | 第32-34页 |
·公平的衡量标准由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所决定 | 第32-34页 |
·公平的根本衡量标准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、是否代表社会发展前进方向 | 第34页 |
·公平的实现途径 | 第34-37页 |
·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实现公平的政治保障 | 第34-35页 |
·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公平的经济基础 | 第35-36页 |
·消灭阶级差别和私有制是实现公平的根本途径 | 第36-37页 |
·公平的理想归宿 | 第37-41页 |
·社会主义是实现公平的必经阶段 | 第37-38页 |
·共产主义是最理想的公平范式 | 第38-39页 |
·公平的终极关怀是“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” | 第39-41页 |
4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当代价值 | 第41-56页 |
·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 | 第41-44页 |
·当前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现实透视 | 第41-42页 |
·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,促进更高层次的公平 | 第42-44页 |
·有助于调整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| 第44-47页 |
·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理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有效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,增进公平分配 | 第46-47页 |
·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7-50页 |
·转型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 | 第47-49页 |
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,为社会公平保驾护航 | 第49-50页 |
·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| 第50-56页 |
·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| 第51-52页 |
·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,追求理想的公平社会 | 第52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-64页 |
后记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