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文化专题研究论文

木拱廊桥与社区--基于浙江庆元县的调查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绪论第8-20页
 一、相关的概念及背景第8-12页
 二、木拱廊桥保护及研究动态第12-17页
 三、理论视角及论文架构第17-20页
第一章 木拱廊桥的存续机制第20-32页
 第一节 地理与交通第20-21页
 第二节 技艺及传承第21-28页
  一、编木为桥第21-24页
  二、建桥匠师第24-28页
 第三节 存续机制及变迁第28-32页
  一、文化心理第28-29页
  二、民间组织第29-30页
  三、行政保护第30-32页
第二章 木拱廊桥与农村社区第32-59页
 第一节 木拱廊桥与社区历史第32-38页
  一、社区概况第32-34页
  二、乡土建筑与举水吴氏第34-38页
 第二节 木拱廊桥与社区信仰第38-47页
  一、“桥庙共同体”——社区的信仰与民俗第38-41页
  二、“走桥”习俗的文化再生产第41-45页
  三、老人协会与地方性知识第45-47页
 第三节 木拱廊桥与社区发展第47-59页
  一、“梦幻古廊桥”第47-49页
  二、社区参与第49-59页
第三章 木拱廊桥与城镇社区第59-79页
 第一节 城关古木拱廊桥的功能演化第59-69页
  一、松源古城第59-61页
  二、古城文脉——咏归桥第61-65页
  三、古木拱廊桥遗存的现代功能第65-69页
 第二节 城关仿古木拱廊桥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第69-79页
  一、濛洲桥重建意义的建构第70-74页
  二、规划与管理的舆情第74-79页
第四章 木拱廊桥与虚拟社区第79-93页
 第一节 木拱廊桥的民间网络传播现象第80-82页
 第二节 家园遗产的传播仪式实践第82-85页
  一、家园遗产与文化认同第82-83页
  二、传播仪式与社会化第83-85页
 第三节 虚拟社区的身份与诉求第85-93页
  一、公益与影响第85-88页
  二、身份与诉求第88-90页
  三、讨论第90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9页
附录1 福建省木拱廊桥分布一览表第99-100页
附录2 浙江省木拱廊桥分布一览表第100-101页
附录3 调查地图片第101-10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4-105页
致谢第105-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
下一篇:昆虫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对两种药材害虫防治潜力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