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7页 |
·爆破作业中损伤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爆破作业中的损伤检测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爆破震动监测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数值模拟在爆破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爆破危害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爆破震动对建(构)筑物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9-30页 |
·引言 | 第19页 |
·爆破地震波产生阶段 | 第19-22页 |
·爆破地震波的产生 | 第19页 |
·爆破地震波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·爆破地震波参数及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爆破地震波传播阶段 | 第22-25页 |
·爆破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 | 第22页 |
·爆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| 第22-24页 |
·爆破地震波参数及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爆破地震波与建(构)筑物响应阶段 | 第25-29页 |
·建(构)筑物的结构特性 | 第25页 |
·建(构)筑物损伤规律 | 第25-28页 |
·爆破地震波与建(构)筑物响应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隧道周围地层不良地质探测 | 第30-43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30页 |
·隧道周围地层不良地质探测方法比较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高密度电法地层成像理论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隧道周围地层现场探测试验 | 第35-39页 |
·仪器设备及性能 | 第35-36页 |
·地球物理条件和物理特性 | 第36-37页 |
·现场探测试验的实施 | 第37-39页 |
·测试数据与图像分析处理 | 第39-40页 |
·探测结果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隧道爆破对建(构)筑物震动现场监测试验研究 | 第43-54页 |
·引言 | 第43页 |
·隧道爆破震动监测工作原理 | 第43-44页 |
·某隧道爆破震动现场监测试验 | 第44-53页 |
·监测仪器与设备 | 第44页 |
·爆破震动现场监测试验的实施 | 第44-45页 |
·爆破震动测试结果 | 第45-53页 |
·隧道爆破震动检测结果分析 | 第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隧道爆破对周围建(构)筑物的损伤数值模拟研究 | 第54-74页 |
·引言 | 第54页 |
·ANSYS/LS-DYNA软件 | 第54-55页 |
·隧道爆破对周围建(构)筑物的损伤数值分析模型 | 第55-57页 |
·模型结构 | 第56页 |
·划分单元 | 第56-57页 |
·模型加载及计算步骤 | 第57页 |
·数值模拟参数 | 第57-59页 |
·围岩的本构模型 | 第57-58页 |
·地基本构模型 | 第58页 |
·空气材料模型和状态方程 | 第58-59页 |
·炸药材料模型和状态方程 | 第59页 |
·模拟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| 第59-73页 |
·应力应变分析 | 第60-64页 |
·地基振动速度分析 | 第64-71页 |
·地基位移分析 | 第71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六章 隧道爆破震动对建(构)筑物危害控制研究 | 第74-79页 |
·引言 | 第74页 |
·爆破震动控制依据 | 第74页 |
·爆破震动对建(构)筑物损伤控制措施 | 第74-78页 |
·对爆破震动震源的控制 | 第75-77页 |
·爆破震动对建(构)筑物的危害控制 | 第77-78页 |
·其他方式对爆破震动的控制 | 第78页 |
·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·结论 | 第79-80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80页 |
·展望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