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背景及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2 社会责任评价相关理论 | 第18-23页 |
·社会责任的发展及界定 | 第18-20页 |
·社会责任评价理论 | 第20-23页 |
·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企业仿生学理论 | 第21页 |
·交易费用理论 | 第21-23页 |
3 我国矿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| 第23-34页 |
·我国矿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| 第23-28页 |
·我国矿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| 第28-31页 |
·经营观念中过分强调眼前利润 | 第28页 |
·对相关法律和政策重视不够 | 第28-29页 |
·环境保护责任缺失 | 第29-30页 |
·员工职业保护状况落后 | 第30-31页 |
·我国矿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原因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社会转型对矿业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| 第31页 |
·矿业企业缺乏安全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| 第31-32页 |
·利益相关者对矿业企业的监督缺乏 | 第32-33页 |
·构建我国矿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| 第33-34页 |
4 矿业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及评价维度 | 第34-43页 |
·矿业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| 第34-37页 |
·经济责任 | 第34-35页 |
·法律责任 | 第35-36页 |
·生态责任 | 第36页 |
·伦理责任 | 第36-37页 |
·矿业企业社会责任维度 | 第37-43页 |
·消费者或产品 | 第37页 |
·员工 | 第37-38页 |
·环境 | 第38-39页 |
·社区 | 第39-40页 |
·供应商和竞争者 | 第40-41页 |
·政府 | 第41页 |
·股东和债权人 | 第41-43页 |
5 矿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3-52页 |
·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假设 | 第43-44页 |
·基本原则 | 第43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43-44页 |
·评价指标设计 | 第44-48页 |
·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44-45页 |
·评价指标说明 | 第45-48页 |
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48-52页 |
·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8-49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2页 |
6 矿业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实证研究 | 第52-61页 |
·公司概况 | 第52-53页 |
·公司社会责任实证研究 | 第53-61页 |
·指标数据采集 | 第53页 |
·综合评价得分 | 第53-58页 |
·综合评价分析及结论 | 第58-61页 |
7 结论 | 第61-63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1页 |
·本文创新与不足 | 第61-63页 |
·本文创新 | 第61-62页 |
·本文不足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附录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