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刑事和解制度探究

内容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目录第11-13页
引言第13-14页
一、刑事和解制度概述第14-23页
 (一) 刑事和解的概念与特征第14-16页
  1. 刑事和解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2. 刑事和解的特征第15-16页
 (二) 刑事和解和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6-18页
  1. 刑事和解和诉辩交易第16-17页
  2. 刑事和解与私了第17页
  3. 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第17-18页
  4. 刑事和解与刑事调解第18页
 (三) 刑事和解的兴起及发展第18-23页
  1. 刑事和解的兴起第18-20页
  2. 刑事和解的发展第20-23页
二、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第23-31页
 (一) 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第23-26页
  1. 西方学者的观点第23-24页
  2. 国内学者的观点第24-26页
 (二) 刑事和解的价值第26-31页
  1. 刑事和解的公正价值第26-27页
  2. 刑事和解的效率价值第27-28页
  3. 刑事和解的谦抑性价值第28-29页
  4. 刑事和解的政策价值第29-31页
三、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及遇到的困境第31-37页
 (一) 刑事和解对我国刑法理论的冲击与挑战第31-34页
  1. 对我国刑法三大基本原则的冲击第31-32页
  2. 对犯罪本质认识的挑战第32页
  3. 对刑罚目的的冲击第32-33页
  4. 与报应正义的对抗第33-34页
 (二) 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实施的有利条件及实践第34-37页
  1. 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实施的有利条件第34-36页
  2. 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第36-37页
四、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完善建议第37-45页
 (一) 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科学定位第37-38页
 (二) 完善我国刑事和解的具体建议第38-43页
  1. 适用案件的前提条件第38-39页
  2. 适用案件的范围第39-40页
  3. 适用模式第40-43页
  4. 和解协议第43页
 (三) 完善和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第43-45页
  1. 建立国家被害人救助制度第43-44页
  2. 劳动性赔偿令第44页
  3. 社区矫正第44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少年司法转处制度研究
下一篇:刑事被害人过错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