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省辽东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引言 | 第8-23页 |
·遗传多样性研宄 | 第8-11页 |
·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| 第8页 |
·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| 第8页 |
·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| 第8-10页 |
·表型多样性 | 第8-9页 |
·细胞学标记 | 第9页 |
·生化标记 | 第9页 |
·DNA分子标记 | 第9-10页 |
·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取样策略 | 第10-11页 |
·SSR标记及其应用 | 第11-15页 |
·SSR标记的原理 | 第11-12页 |
·SSR分子标记在植物中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·SSR分子标记在栎属植物中的应用 | 第13页 |
·SSR分析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 | 第13-15页 |
·栎属植物及其在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·栎属的起源和分类 | 第15页 |
·栎属的交配系统与基因流 | 第15-16页 |
·栎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| 第16页 |
·辽东栎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·辽东栎的地理分布 | 第17页 |
·辽东栎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
·辽东栎的分类地位 | 第17-18页 |
·辽东栎的种子扩散及更新状况 | 第18页 |
·辽东栎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辽东栎抗性研究 | 第19页 |
·辽东栎生理特性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辽东栎遗传多样性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辽东栎研究现在存在的问题 | 第2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30页 |
·采样地点及采样群体概况 | 第23-24页 |
·取样及试验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取样时间及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DNA提取及检测 | 第25页 |
·SSR分子标记实验 | 第25-28页 |
·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优化 | 第25-27页 |
·引物筛选 | 第27页 |
·退火温度优化 | 第27-28页 |
·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28页 |
·银染 | 第28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8-3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9页 |
·反应体系优化及退火温度优化 | 第30-32页 |
·DNA浓度变化对SSR-PCR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dNTP浓度变化对SSR-PCR反应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引物浓度变化对SSR-PCR反应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Taq酶浓度对SSR-PCR反应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退火温度对SSR-PCR反应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辽东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| 第32-33页 |
·辽东栎的杂合度以及固定指数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辽东栎的F统计量和遗传分化 | 第35-36页 |
·辽东栎群体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 | 第36-37页 |
·Mantel检验 | 第37-38页 |
·Hardy-Weinberg平衡检验 | 第38-39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39-44页 |
·结论 | 第39-40页 |
·讨论 | 第40-44页 |
·反应体系优化 | 第40页 |
·辽东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| 第40-41页 |
·辽东栎群体的固定指数 | 第41页 |
·辽东栎群体的遗传分化 | 第41-42页 |
·辽东栎天然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| 第42-43页 |
·Hardy-Weinberg平衡检验 | 第43页 |
·辽东栎种质资源的保存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1-52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