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地理论文--中国地理论文--专类地理论文--历史地理论文

“两廊一圈”之“东廊”的功能演变研究--以近60年为考察对象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导论第9-16页
 (一) 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1. 选题缘由第9-10页
  2. 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(二) 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1. “两廊一圈”研究的主要成果第11-12页
  2. “东廊”经济走廊研究的主要成果第12-13页
 (三) 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1. 历史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第13页
  2. 计量法与实地调查法第13页
 (四) 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第13-16页
  1. 两廊一圈第13-14页
  2. 东廊第14页
  3. 一轴两翼第14-15页
  4. 边境贸易第15页
  5. 边民互市第15页
  6. 边境小额贸易第15-16页
一、援越抗法抗美之要道第16-41页
 (一) “东廊”作为援越抗法抗美要道的优势分析第16-19页
 (二) 各类团体与机构成员往来要道第19-26页
  1. 中国政治、军事顾问团出入要道第19-21页
  2. 中国新闻工作者入越要道第21-24页
  3. 越南各领域代表团出访要道第24-25页
  4. 边境机构成员及其他人员往来捷径第25-26页
 (三) 越南亟需物资补给之生命线第26-31页
  1. 援越抗法物资运输要道(1950—1954年)第26-28页
  2. 越南抗美斗争时期物资来源主渠道(1955—1973年)第28-31页
 (四) 经济贸易、人力资源援助主干线第31-38页
  1. 经贸交往与援建工程项目主干线第32-35页
  2. 中国支援部队入越要道第35-38页
 (五) “东廊”作为援越抗法抗美要道之影响第38-41页
二、对越自卫还击战之主通道第41-54页
 (一) 战略进攻主线——“东廊”第42-45页
  1. 重兵集结与部署之地——“东线”第42-44页
  2. 占据地利、人和之主通道——“东线”第44-45页
 (二) 攻占同登——迈出战略决策第一步第45-47页
  1. 边境小镇之战略地位第45-46页
  2. 攻占同登,实现战略决策第一步第46-47页
 (三) 攻克谅山,直逼河内——实现国家战略目的第47-50页
 (四) 对越自卫还击战之深远影响第50-54页
三、从前哨阵地走向交往前沿第54-78页
 (一) 战后困境与对峙时期的交往第54-58页
  1. 战后困境与战略调整第54-56页
  2. 以“东廊”为主轴的边民互市第56-58页
 (二) 1991年后“东廊”沿线的重大发展进程第58-66页
  1. 边境扫雷——国门大开第58-59页
  2. 桂越交通不断完善与提升第59-60页
  3. 政治互信——妥善解决陆地边界问题第60-62页
  4. “东廊”沿线城市、工业园区逐渐兴起第62-66页
 (三) 从国防通道到经济走廊第66-74页
  1. 以“东廊”为主轴的桂越边贸迅猛发展第66-70页
  2. “两廊一圈”、“一轴两翼”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相继出台第70-74页
 (四) “东廊”经济走廊的战略走向分析第74-78页
  1. “东廊”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的内外联系第74-76页
  2. “东廊”的前景展望第76-78页
结语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4页
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历程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84-85页
后记第85-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光滑支持向量机的图像水印技术研究
下一篇:应用张量分解法学习最优评分的推荐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