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缩写符号说明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7页 |
·癞葡萄和苦瓜概述 | 第14页 |
·苦瓜与癞葡萄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三萜类 | 第15页 |
·甾体类 | 第15页 |
·蛋白质、多肽类及氨基酸 | 第15页 |
·有机酸类(含脂肪酸) | 第15-16页 |
·生物碱类 | 第16页 |
·糖类 | 第16页 |
·微量元素 | 第16页 |
·癞葡萄主要成分 | 第16页 |
·苦瓜籽的主要化学成分 | 第16页 |
·苦瓜与癞葡萄的药用价值 | 第16-22页 |
·降血糖作用 | 第17-18页 |
·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抗肿瘤作用 | 第19-21页 |
·抗病毒作用 | 第21页 |
·抗菌抗炎防腐作用 | 第21页 |
·抗生育作用 | 第21-22页 |
·抗氧化作用 | 第22页 |
·免疫调节作用 | 第22页 |
·苦瓜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·苦瓜蛋白质和苦瓜素的抗肿瘤作用机理 | 第22页 |
·苦瓜籽油及其主要脂肪酸抗肿瘤作用机理 | 第22-23页 |
·油脂中的甘油三酰酯及其分离纯化、结构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·甘油三酯的分离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脂肪酸分布的分析方法 | 第24页 |
·甘油三酯结构的分析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立题依据和意义 | 第25-27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7页 |
第二章 癞葡萄籽油的基本性质及脂肪酸组成与分布 | 第37-56页 |
·前言 | 第37-38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材料 | 第38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-43页 |
·出仁率检验 | 第39页 |
·癞葡萄籽主要成分分析 | 第39页 |
·癞葡萄籽油的化学性质测试 | 第39-40页 |
·癞葡萄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| 第40页 |
·癞葡萄籽油的共轭亚麻酸的制备与表征 | 第40-41页 |
·甘油一酯、甘油二酯、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| 第41页 |
·猪胰脂酶定向水解法分析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 | 第41页 |
·猪胰脂酶定向水解-HPLC 法分析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 | 第41-42页 |
·三α-桐酸甘油酯HPLC 制备与表征 | 第42-43页 |
·~(13)C-NMR 法分析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 | 第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3页 |
·出仁率 | 第43页 |
·癞葡萄籽(带壳)主要成分分析 | 第43页 |
·癞葡萄籽油的化学性质 | 第43-45页 |
·癞葡萄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癞葡萄籽油中的共轭亚麻酸的表征 | 第46-49页 |
·甘油一酯、甘油二酯、甘油三酯含量 | 第49页 |
·猪胰脂酶定向水解法分析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 | 第49页 |
·猪胰脂酶定向水解-HPLC 法分析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 | 第49-50页 |
·三α-桐酸甘油酯的表征及~(13)C-NMR 数据 | 第50-52页 |
·~(13)C-NMR 法分析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第三章 癞葡萄籽油甘油三酯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| 第56-72页 |
·前言 | 第56-57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57页 |
·材料 | 第57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7-58页 |
·癞葡萄籽油的提取与纯化 | 第57页 |
·癞葡萄籽油TG 的NARP-HPLC/APCI-MS 分析 | 第57页 |
·癞葡萄籽油TG 的HPLC 制备与表征 | 第57页 |
·癞葡萄籽油CLn 的提取 | 第57页 |
·硬脂酸占据sn-2 位的含共轭亚麻酸的甘油酯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7-58页 |
·癞葡萄籽油TG 的NMR 分析 | 第5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8-69页 |
·NARP-HPLC/APCI-MS 对癞葡萄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构的判定 | 第58-67页 |
·~(13)C-NMR 对癞葡萄籽油甘油三酯结构的判定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第四章 癞葡萄籽油甘油三酯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72-96页 |
·前言 | 第72-73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73-74页 |
·材料 | 第73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73-7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4-75页 |
·癞葡萄籽油的提取与纯化及桐油的提取 | 第74页 |
·α-桐酸的制备及鉴定 | 第74页 |
·Sn-1(3),2-二硬脂酸-3(1)-共轭亚麻酸甘油酯的合成 | 第74页 |
·合成TG 与癞葡萄籽油TG 的NARP-HPLC 分离制备 | 第74页 |
·试验样品配制 | 第74页 |
·细胞培养 | 第74页 |
·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| 第74-75页 |
·溶剂对试验样品作用于细胞的影响 | 第75页 |
·Hoechst33342-PI 染色 | 第75页 |
·实验数据处理 | 第75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75-90页 |
·α-桐酸的表征 | 第75-77页 |
·NARP-HPLC 分离收集的癞葡萄籽油TG 各峰对应组分 | 第77页 |
·不同浓度溶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·MCVO 中不同TG 对不同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| 第78-88页 |
·Hoechst33342-PI 染色检测胃癌细胞SGC-7901 和肝癌细胞Bel-7402 细胞核变化 | 第88-90页 |
·讨论 | 第90-93页 |
·共轭亚麻酸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| 第90-91页 |
·MCVTG 抗肿瘤的可能机制 | 第91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6页 |
第五章 桐油甘油三酯与癞葡萄籽油甘油三酯的比较 | 第96-111页 |
·前言 | 第96-97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97-98页 |
·材料 | 第97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97-9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98页 |
·桐油的提取与纯化 | 第98页 |
·桐油的FA 组成分析 | 第98页 |
·桐油TG 的NARP-HPLC/APCI-MS 分析 | 第98页 |
·桐油TG 的HPLC 制备与表征 | 第98页 |
·桐油TG 的NMR 分析 | 第98页 |
·细胞培养 | 第98页 |
·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| 第98页 |
·实验数据处理 | 第9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8-109页 |
·桐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及其与MCVTG 的比较 | 第98-100页 |
·~(13)C-NMR 法分析桐油的脂肪酸分布 | 第100-101页 |
·桐油的甘油三酯组成与结构分析及其与MCVTG 的比较 | 第101-104页 |
·不同试验样品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04-108页 |
·MCVTG 与桐油TG 的抗肿瘤功效比较 | 第108-10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1页 |
第六章 癞葡萄籽油中特异甘油三酯的富集、转化 | 第111-122页 |
·前言 | 第111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111-112页 |
·材料 | 第111-11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11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12-113页 |
·溶剂法分提SCLnCLn | 第112页 |
·酶法酯交换转化SCLnS | 第112页 |
·HPLC 检测 | 第112-113页 |
·TG 纯化 | 第113页 |
·纯SCLnCLn、SCLnS 制备 | 第113页 |
·APCI-MS 检测鉴定 | 第113页 |
·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实验 | 第11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13-120页 |
·溶剂法分提SCLnCLn | 第113-115页 |
·酶法酯交换转化SCLnS | 第115-120页 |
·富集和酯交换反应产物的抗肿瘤功效 | 第1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0-122页 |
主要结论 | 第122-124页 |
主要创新点 | 第124页 |
展望 | 第124-125页 |
附录 | 第125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-129页 |
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