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中等职业学校情感性道德教育探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2页
 1 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2 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2-13页
 3 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的思路第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4 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-16页
   ·德育与道德教育第14页
   ·情感与道德情感第14-15页
   ·情感性道德教育第15-16页
 5 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-22页
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6-18页
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动态第18-22页
第二章 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情感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2-28页
 1 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理论第22-23页
 2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23-25页
 3 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第25页
 4 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、道德行为的关系第25-28页
第三章 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归因分析第28-48页
 1 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·调查对象第28页
   ·调查工具与实施过程第28-29页
 2 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第29-43页
   ·学生道德现状调查结果第29-39页
   ·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现状第39-43页
 3 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问题归因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·社会层面第43页
   ·学校层面第43-45页
   ·教师层面第45-46页
   ·家庭层面第46-47页
   ·学生层面第47-48页
第四章 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情感性道德教育的措施与建议第48-61页
 1 社会层面第48-49页
   ·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,促使学生道德情感正常化第48-49页
   ·提供政策保障与经费支持,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情感性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第49页
 2 学校层面第49-54页
   ·增强管理者道德教育意识,恢复道德教育的应然地位第49-50页
   ·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管理理念,营造“情感育人”大环境第50-51页
   ·优化校园环境,营造情感性道德教育的氛围第51-53页
   ·搭建道德实践平台,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第53-54页
 3 教师层面第54-58页
   ·提高自身情感能力,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迁移第54-55页
   ·精心提炼道德教育内容,唤醒学生道德情感第55-56页
   ·巧用教学方法,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第56-57页
   ·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,搭建情感传递桥梁第57-58页
 4 家庭层面第58-59页
   ·家长应以身作则,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第58页
   ·转变家庭教育方式,孕育学生的道德情感第58-59页
 5 学生层面第59-61页
   ·培养广博的兴趣爱好、陶冶自身情操第59-60页
   ·提高自我教育能力,真正实现情感育人目标第60-61页
第五章 “快乐德育”—中等职业学校情感性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第61-67页
 1 “快乐德育”的发展简介第61-62页
 2 “快乐德育”的工作理念第62页
 3 “快乐德育”工作的开展途径第62-65页
   ·积极打造快乐的课堂教学形式第63页
   ·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,建设快乐的班级文化第63-64页
   ·创建特色校园7S管理模式,营造快乐的育人环境第64页
   ·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,让学生在快乐中升华道德情感第64-65页
 4 “快乐德育”的启示第65-66页
   ·管理者要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,敢为人先第65页
   ·德育应围绕确定的重心,系统性的开展工作第65-66页
   ·要真正发挥德育功效,离不开情感的作用第66页
 5 小结第66-67页
结语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附录一第71-74页
附录二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作者简历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POP和ISOS逆变器组合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
下一篇:政经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策略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