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3页 |
| 引言 | 第13-14页 |
| 1 联苯/多氯联苯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| 第14-35页 |
| ·联苯/多氯联苯的性质及污染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·联苯/多氯联苯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14-15页 |
| ·联苯/多氯联苯的来源及危害 | 第15-17页 |
| ·多氯联苯的污染状况 | 第17-18页 |
| ·联苯/多氯联苯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| 第18-33页 |
| ·微生物对PCBs厌氧还原脱卤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| ·联苯/多氯联苯好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| 第19-32页 |
| ·多氯联苯的厌氧-好氧联合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| 第32页 |
| ·含联苯废水的生物处理进展 | 第32-33页 |
| 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33-35页 |
| 2 联苯好氧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| 第35-46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9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5-38页 |
| ·联苯降解菌的驯化与分离 | 第38页 |
| ·联苯降解菌株的鉴定方法 | 第38-3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5页 |
| ·联苯降解菌株的分离 | 第39-40页 |
| ·菌株LA-4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 | 第40-41页 |
| ·菌株的Biolog鉴定 | 第41-43页 |
| ·菌株抗性实验 | 第43页 |
| ·菌株LA-4的16S rDNA序列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3 联苯降解菌Dyella ginsengisoli LA-4的特性研究 | 第46-6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-51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46-4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7-5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62页 |
| ·菌株生长与降解条件的确定 | 第51-53页 |
| ·菌株LA-4生长降解曲线的测定 | 第53-54页 |
| ·菌株LA-4底物广谱性分析 | 第54页 |
| ·表面活性剂Tween-80对联苯降解促进作用的研究 | 第54-55页 |
| ·氯化钠对联苯降解的影响研究 | 第55-56页 |
| ·金属离子对联苯降解的影响研究 | 第56-57页 |
| ·菌株LA-4休眠细胞对不同浓度联苯的降解研究 | 第57页 |
| ·菌株LA-4的粗酶活性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菌株LA-4降解联苯的机理研究 | 第59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4 联苯生物强化降解及强化体系的DNA指纹解析 | 第63-7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63-67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63-6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5-6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7-72页 |
| ·菌株LA-4游离态细胞对联苯降解的强化作用 | 第67-68页 |
| ·DGGE指纹方法对强化体系的群落动态解析 | 第68-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5 菌株LA-4联苯降解相关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| 第73-9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73-81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73-7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76-8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1-93页 |
| ·菌株LA-4的联苯降解基因保守区的扩增 | 第81-82页 |
| ·菌株LA-4的联苯降解基因保守区侧翼未知序列的扩增 | 第82-91页 |
| ·菌株LA-4的bph基因簇序列分析 | 第91-9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| 6 联苯降解基因的表达及对联苯及多氯联苯的生物转化 | 第95-11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95-104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95-9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98-10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4-118页 |
| ·菌株LA-4的联苯双加氧酶大亚基BphA1序列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| ·联苯降解基因表达载体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| 第106-112页 |
| ·菌株LA-4的联苯降解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| 第112-113页 |
| ·重组的联苯双加氧酶的活性 | 第113-114页 |
| ·BphABC复合酶系对联苯及多氯联苯的生物转化 | 第114页 |
| ·BphAB复合酶系对联苯及多氯联苯生物转化及产物的分析 | 第114-11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| 7 2,3-二羟基联苯1,2-双加氧酶的表达与特性研究 | 第119-134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19-12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19-12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20-12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23-132页 |
| ·菌株LA-4的2,3-二羟基联苯双加氧酶序列分析 | 第123-124页 |
| ·BphC_LA-4的三级结构预测与模拟 | 第124-126页 |
| ·菌株LA-4的bphC基因的表达与表达产物纯化 | 第126-128页 |
| ·BphC_LA-4的酶促降解实验 | 第128-129页 |
| ·金属离子及抑制剂对BphC_LA-4酶活性影响 | 第129-130页 |
| ·BphC_LA-4的酶与底物复合物结构分析 | 第130-1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32-134页 |
| 8 芳环间位断裂产物水解酶的表达与特性研究 | 第134-152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34-141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34-13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36-14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41-150页 |
| ·MfphA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141-143页 |
| ·MfphA三级结构预测与模拟 | 第143-144页 |
| ·mfphA基因表达载体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| 第144-145页 |
| ·mfphA基因的表达与表达产物纯化 | 第145-147页 |
| ·酶促降解实验 | 第147-148页 |
| ·MfphA的酶动力学研究 | 第148-149页 |
| ·金属离子对MfphA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49页 |
| ·抑制剂对MfphA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49-1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50-152页 |
| 9 结论与展望 | 第152-156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152-154页 |
| ·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54页 |
| ·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154-1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56-168页 |
| 创新点摘要 | 第168-169页 |
| 附录A 菌株LA-4的16SrDNA序列登录GenBank | 第169-170页 |
| 附录B 菌株LA-4的bphA1基因保守区序列登录GenBank | 第170-171页 |
| 附录C 菌株LA-4的bphB/C基因保守区序列登录GenBank | 第171-173页 |
| 附录D 菌株LA-4的bph基因簇序列登录GenBank | 第173-181页 |
| 附录E 菌株LA-4专利菌种保藏证明 | 第181-182页 |
| 附录F pMD18-T simp1e Vector载体的结构 | 第182-183页 |
| 附录G pET28(a)载体的结构 | 第183-184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84-185页 |
| 致谢 | 第185-18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86-1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