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街选矿厂提铜降砷工艺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0页 |
| ·铜的概述 | 第9-10页 |
| ·铜的地球化学性质 | 第9页 |
| ·铜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| 第9-10页 |
| ·铜的工艺矿物学特征 | 第10页 |
| ·砷的概述 | 第10-12页 |
| ·砷的性质和用途 | 第10-11页 |
| ·砷矿物矿床类型和特点 | 第11页 |
| ·砷的危害 | 第11-12页 |
| ·硫化铜矿浮选机理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硫化铜矿捕收剂作用机理 | 第12页 |
| ·硫化铜矿抑制剂作用机理 | 第12-13页 |
| ·毒砂浮选机理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铜砷分离技术概述 | 第14-18页 |
| ·高选择性捕收剂 | 第14-15页 |
| ·毒砂抑制剂研究与应用 | 第15-16页 |
| ·氧化剂法 | 第16-17页 |
| ·碳酸盐型抑制剂 | 第17页 |
| ·硫氧化合物类抑制剂 | 第17页 |
| ·外控电场氧化法 | 第17-18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| 第20-25页 |
| ·试验矿样 | 第20-21页 |
| ·实验室选矿工艺研究矿样 | 第20页 |
| ·提铜降砷工艺应用研究矿样 | 第20-21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21-2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工艺矿物学分析 | 第23页 |
| ·浮选试验 | 第23-24页 |
| ·现场工业调试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试验矿样工艺矿物学研究 | 第25-39页 |
| ·矿石化学成分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矿物组成及含量 | 第26-27页 |
| ·主要矿物的产出形式 | 第27-36页 |
| ·主要矿物的嵌布粒度 | 第36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第四章 提铜降砷选矿工艺研究 | 第39-57页 |
| ·磨矿细度试验 | 第39-40页 |
| ·药剂条件试验 | 第40-42页 |
| ·捕收剂用量试验 | 第40-42页 |
| ·起泡剂筛选试验 | 第42页 |
| ·再磨细度试验 | 第42-44页 |
| ·再磨精选条件试验 | 第44-48页 |
| ·石灰用量试验 | 第44-46页 |
| ·CTP用量试验 | 第46-47页 |
| ·硫酸锌用量试验 | 第47-48页 |
| ·开路流程试验 | 第48-50页 |
| ·闭路流程试验 | 第50-53页 |
| ·提铜降砷工艺与原工艺对比试验研究 | 第53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第五章 提铜降砷选矿工艺应用研究 | 第57-86页 |
| ·铜街选矿厂现场调研 | 第57-60页 |
| ·现场单选铜流程的入选浓度及细度 | 第57页 |
| ·现场单选铜流程的药剂制度及流程图 | 第57-59页 |
| ·单选铜流程的生产运行结果 | 第59页 |
| ·现场生产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| 第59-60页 |
| ·选矿厂生产样的小型验证试验 | 第60-65页 |
| ·选矿厂生产样开路试验 | 第60-62页 |
| ·选矿厂生产样闭路试验 | 第62-65页 |
| ·现场调试的准备工作 | 第65-67页 |
| ·提铜降砷工艺应用研究 | 第67-75页 |
| ·过程控制 | 第67-70页 |
| ·新药剂制度与原药剂制度对比研究 | 第70-72页 |
| ·新混合药剂制度应用研究 | 第72-73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73-75页 |
| ·流程考察 | 第75-76页 |
| ·工业试验选矿产品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 | 第76-81页 |
| ·选矿产品粒度分析结果 | 第76-78页 |
| ·精矿产品工艺矿物学分析 | 第78-80页 |
| ·尾矿产品工艺矿物学分析 | 第80-81页 |
| ·技术经济分析 | 第81-84页 |
| ·药剂成本分析 | 第81-82页 |
| ·精矿产值分析 | 第82-8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0页 |
| 致谢 | 第90-9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