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8页 |
英文缩写与全称对照表 | 第18-19页 |
第一篇 深圳市HIV/AIDS疫情分布特征 | 第19-4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艾滋病疫情数据的收集 | 第22-23页 |
·发病趋势分析指标 | 第23-24页 |
·发病趋势预测 | 第24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25-31页 |
·深圳市HIV/AIDS疫情时间分布特征 | 第25-27页 |
·深圳市HIV/AIDS疫情的人群分布特征 | 第27-28页 |
·深圳市HIV/AIDS疫情的地域分布特征 | 第28-30页 |
·深圳市HIV/AIDS的传播途径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31-40页 |
·艾滋病疫情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| 第31-33页 |
·艾滋病疫情的人群分布特征 | 第33-36页 |
·艾滋病疫情的地区分布特征 | 第36-37页 |
·艾滋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| 第37页 |
·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对策 | 第37-4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0-41页 |
第二篇 深圳市艾滋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比较 | 第41-92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41-4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41-44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44-45页 |
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| 第45-57页 |
·艾滋病疫情数据的收集 | 第45页 |
·灰色模型(gray model) | 第45-47页 |
·曲线拟合(curve estimation) | 第47-49页 |
·时间序列分析(time series analysis) | 第49-54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54-57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57-80页 |
·GM(1,1)模型拟合结果 | 第57-58页 |
·曲线拟合结果 | 第58-64页 |
·指数平滑法 | 第64-73页 |
·ARIMA法 | 第73-78页 |
·4种模型预测效果比较 | 第78-80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80-91页 |
·深圳市艾滋病疫情相关数据的来源及其质量 | 第80-83页 |
·灰色模型 | 第83-84页 |
·曲线拟合 | 第84-85页 |
·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| 第85-88页 |
·4 种模型预测效果比较 | 第88页 |
4. 6艾滋病流行趋势预测的障碍与建议 | 第88-9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91-92页 |
研究的创新点 | 第92-93页 |
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3页 |
综述 | 第103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22页 |
统计表目录 | 第122-123页 |
统计图目录 | 第123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5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著 | 第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