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安全保障义务论--兼评最高法院法释[2003]20号第6条之规定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前言第10-12页
第一章、安全保障义务概述第12-24页
 第一节、安全保障义务的概念第12-13页
 第二节、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基础第13-16页
  一、危险控制理论第13-14页
  二、获利担险理论第14页
  三、节省成本理论第14页
  四、诚实信用原则第14-15页
  五、实质平等理念第15页
  六、社会责任理论第15-16页
 第三节、安全保障义务的产生与发展第16-21页
  一、大陆法系的安全保障义务第16-19页
  二、英美法系中的注意义务第19-20页
  三、我国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第20-21页
 第四节、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质第21-24页
第二章、安全保障义务的基本架构第24-35页
 第一节、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第24-27页
  一、义务主体第24-25页
  二、权利主体第25-27页
 第二节、安全保障义务保护的权益第27-29页
  一、人身权第27页
  二、财产权第27-29页
 第三节、安全保障义务的主要内容第29-32页
  一、“物”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第29-30页
  二、“人”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第30-32页
 第四节、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领域第32-35页
  一、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第32页
  二、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第32-33页
  三、景区的安全保障义务第33-34页
  四、物业公司的安全保障义务第34页
  五、活动组织承办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第34-35页
第三章、安全保障义务之违反第35-46页
 第一节、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第35-39页
  一、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行为原则上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第36-37页
  二、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时采取过错推定规则第37-39页
  三、特定的情形中不排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第39页
 第二节、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形态第39-46页
  一、单独责任—存在于无第三人介入的情况下第40-41页
  二、共同责任—存在于有第三人介入的情况下第41-46页
第四章、安全保障义务适用中的问题第46-52页
 第一节、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第46-48页
  一、是否获益与获益多少第46页
  二、风险或损害行为的来源第46-47页
  三、预防与控制风险或损害的成本第47页
  四、义务主体的特点第47页
  五、预见风险或损害的可能性的大小第47-48页
 第二节、关于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第48-52页
  一、责任形式第49页
  二、赔偿范围第49-50页
  三、责任主体第50页
  四、归责原则第50页
  五、免责条件第50页
  六、共同责任的承担第50-51页
  七、诉讼管辖第51页
  八、诉讼时效第51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后记第57-58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手写批注的网络编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嵌入式多通路10位SAR ADC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