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部分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4页 |
一、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的社会与实践背景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| 第12-13页 |
四、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8页 |
一、研究目标、内容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二、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三、实施进度 | 第16-18页 |
第三部分 信息汇总和分析 | 第18-42页 |
一、国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历史与发展 | 第18-24页 |
二、国外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典型模式 | 第24-26页 |
三、WHO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立与运行指南的研究 | 第26-30页 |
四、国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30-36页 |
五、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| 第36-42页 |
第四部分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2页 |
一、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2-45页 |
二、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架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| 第45-47页 |
三、对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架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和建议 | 第47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附表 | 第53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工作 | 第61页 |
著作 | 第61-62页 |
附发表论文 | 第62-7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