镀锡板的无铬钝化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 论 | 第10-22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0-19页 |
| ·铬酸盐钝化 | 第10-12页 |
| ·钼酸盐钝化 | 第12-13页 |
| ·钨酸盐钝化 | 第13页 |
| ·磷酸盐钝化 | 第13-14页 |
| ·稀土金属盐钝化 | 第14页 |
| ·钛盐与锰盐钝化 | 第14-15页 |
| ·锆盐钝化 | 第15-16页 |
| ·有机类钝化 | 第16-18页 |
| ·有机类与无机类协同处理 | 第18-19页 |
| ·无铬钝化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| 第19-21页 |
| ·课题的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第2章 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| 第22-30页 |
| ·试验材料及仪器 | 第22-24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4页 |
| ·钝化膜外观及耐蚀性检验 | 第24-30页 |
| ·外观检验 | 第24-25页 |
| ·耐蚀性检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电化学测试 | 第26-28页 |
| ·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无铬钝化工艺研究 | 第30-43页 |
| ·各种无铬钝化体系 | 第30-40页 |
| ·硫酸锆体系 | 第30-32页 |
| ·钼酸铵体系 | 第32-33页 |
| ·硝酸铈体系 | 第33页 |
| ·钨酸钠体系 | 第33-34页 |
| ·十八胺体系及复合工艺 | 第34-39页 |
| ·淬水处理 | 第39-40页 |
| ·各种无铬钝化体系的对比 | 第40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| 第4章 无铬钝化工艺改进 | 第43-54页 |
| ·硫酸锆体系与十八胺体系复合工艺改进 | 第43-46页 |
| ·试验各步骤各因素影响性的研究 | 第43-45页 |
| ·试验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·钼酸铵-磷酸体系改进 | 第46-52页 |
| ·不同氧化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·钼酸铵-磷酸-高锰酸钾体系研究 | 第48-51页 |
| ·试验配方确定 | 第51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| 第5章 钝化膜表面形态和耐蚀性的研究 | 第54-70页 |
| ·钝化膜的表面形态 | 第54-56页 |
| ·原板与重铬酸钠表面形貌 | 第54页 |
| ·十八胺体系及复合工艺钝化膜的表面形态 | 第54-55页 |
| ·钼酸盐-磷酸体系改进后钝化膜表面形态 | 第55-56页 |
| ·电化学方法研究钝化膜的耐蚀性 | 第56-60页 |
| ·塔菲尔直线外推法测量腐蚀参数 | 第56-58页 |
| ·EIS测试结果 | 第58-60页 |
| ·钝化膜成分分析 | 第60-67页 |
| ·XRF测试结果 | 第60-61页 |
| ·XPS测试结果 | 第61-67页 |
| ·耐蚀机理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结论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5-76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76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| 第76页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| 第76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-78页 |
| 附表1 抗硫检验打分标准 | 第78页 |
| 附表2 抗酸性检验打分标准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