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15页 |
第一章 高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 | 第15-38页 |
第一节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 | 第15-27页 |
一、 高科技企业的作用 | 第15-18页 |
二、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分析 | 第18-27页 |
(一) 高科技企业的界定与特征 | 第18-20页 |
(二) 高科技企业的特点与传统融资渠道的冲突 | 第20-23页 |
(三)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---现实融资渠道的约束 | 第23-26页 |
(四) 高科技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---引入风险投资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风险投资概述 | 第27-38页 |
一、 风险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--有限合伙制 | 第27-31页 |
(一) 什么是风险投资 | 第27-28页 |
(二) 风险投资基金是投资基金的一种,但不同于产业投资基金、证券投资基金 | 第28-31页 |
二、 风险投资的起源与发展 | 第31-35页 |
(一) 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| 第31-34页 |
(二) 风险投资在全球的扩张 | 第34-35页 |
三、 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 | 第35-38页 |
第二章 风险资本的来源与治理 | 第38-66页 |
第一节 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 | 第38-57页 |
一、 国外风险资本来源结构简介 | 第38-42页 |
二、 我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剖析 | 第42-57页 |
(一) 寿险资金---未来风险资本最主要的来源 | 第42-49页 |
(二) 以上市公司为主的产业资本---现实的资金来源 | 第49-54页 |
(三) 海外风险投资--需积极引进的资金来源 | 第54-57页 |
第二节 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与治理 | 第57-66页 |
一、 风险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-----有限合伙制 | 第57-58页 |
二、 有限合伙制的运作模式 | 第58-60页 |
(一) 有限合伙---一种特殊的合伙 | 第58-59页 |
(二) 有限合伙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 | 第59-60页 |
三、 有限合伙制下风险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 | 第60-64页 |
(一) 有限合伙协议的架构 | 第60-62页 |
(二) 有限合伙制通过对成本的控制,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利益 | 第62-64页 |
四、 有限合伙制对我国的启示 | 第64-66页 |
第三章 建立二板市场、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| 第66-82页 |
第一节 建立我国二板市场的必要性 | 第66-73页 |
一、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比较----IPO:成功的退出方式 | 第66-68页 |
二、 二板市场的特点 | 第68-71页 |
三、 建立我国二板市场的必要性 | 第71-73页 |
(一) 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,形成多元化的出口 | 第71-72页 |
(二) 拓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 | 第72页 |
(三) 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 | 第72页 |
(四) 没有二板市场,国内企业只有到国外上市,造成利润流失 | 第72-73页 |
第二节 我国二板市场交易制度设计 | 第73-82页 |
一、 我国二板市场的定位 | 第73-74页 |
二、 二板市场交易制度的设计 | 第74-79页 |
(一)二 板市场交易制度设计的政策性目标 | 第74-75页 |
(二) Nasdaq的做市商制度 | 第75-79页 |
三、 做市商制度对我国二板市场的启示 | 第79-82页 |
(一) 完善证券法规体系,从法律上给予做市商生存的空间 | 第80页 |
(二) 完善监管体制 | 第80-81页 |
(三) 培育一批实力较强的机构投资者,使其向做市商过渡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后记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