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论我国的量刑建议权--以量刑建议权与量刑裁判权的关系为视角

摘要第1-8页
引言第8页
一、量刑建议权与量刑裁判权的概念及属性第8-14页
 (一) 量刑建议权的概念及属性第8-11页
  1. 量刑建议权的概念第8-9页
  2. 量刑建议权的属性第9-11页
 (二) 量刑裁判权的概念及性质第11-12页
  1. 量刑裁判权的概念第11页
  2. 量刑裁判权的性质第11-12页
 (三) 我国目前对量刑建议权和量刑裁判权的认识及现状第12-14页
  1. 我们对量刑建议权与量刑裁判权的认识第12-13页
  2. 我国量刑裁判权的现状第13-14页
  3. 我国量刑建议的现状第14页
二、国外量刑建议权与量刑裁判权的适用概况第14-18页
 (一) 英美法系国家对量刑建议权与裁判权的司法实践第14-16页
  1. 英国的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判实践第14-15页
  2. 美国的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判实践第15页
  3. 加拿大的量刑建议与量刑裁判实践第15-16页
 (二) 大陆法系国家对量刑建议权与裁判权的司法实践第16-17页
  1. 德国的量刑建议实践第16页
  2. 日本的量刑建议实践第16-17页
 (三) 两大法系关于量刑建议权与裁判权的司法实践给我们的启示第17-18页
  1. 量刑建议的行使方式第17页
  2. 量刑建议没有拘束力第17页
  3. 量刑建议制度的发展趋势第17-18页
三、量刑建议权与量刑裁判权的关系问题第18-23页
 (一) 量刑建议权与量刑裁判权的冲突及原因分析第18-20页
  1. 对定罪和量刑不加区分,混为一体第18页
  2. 没有统一的量刑规范导致法检量刑不一致第18页
  3. 提出量刑建议会增加检察院的工作负担第18-19页
  4. 建议被采纳时,法检就量刑先定后审的问题第19页
  5. 建议未被采纳时,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抗诉第19页
  6. 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在证据运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第19-20页
  7. 判决书说理不足,社会公信力低第20页
 (二) 如何正确理解量刑建议权与量刑裁判权的关系问题第20-23页
  1. 将量刑与定罪截然分开,并充分发挥控辩双方在量刑程序中所起的作用第20-21页
  2. 设置量刑程序,加强当事人有效参与量刑活动第21页
  3. 量刑建议权有利于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,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第21-22页
  4. 完善审判监督,提高诉讼效率第22-23页
  5. 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第23页
四、构建我国的量刑建议制度第23-26页
 (一) 量刑建议的类型第23-24页
 (二) 提出量刑建议的前提和依据第24页
 (三) 量刑建议提出的主体第24页
 (四) 量刑建议提出的方式第24-25页
 (五) 量刑建议提出的时间第25-26页
 (六) 提出量刑建议的相关保障措施第26页
结论第26-28页
参考文献第28-31页
致谢第31-32页
研究生履历第32页

论文共3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研究
下一篇: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启动制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