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航标的波浪能利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·课题的来源及提出 | 第11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5页 |
| ·航标及航标能源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波浪能及其利用技术 | 第14-15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| ·波浪能航标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课题的主要内容及工作 | 第17-19页 |
| 第2章 波浪理论分析与推导 | 第19-30页 |
| ·引言 | 第19页 |
| ·波浪理论分析及选定 | 第19-22页 |
| ·波浪的基本概念 | 第19-20页 |
| ·波浪理论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| 第20-22页 |
| ·波浪理论的选定 | 第22页 |
| ·微幅波理论(Airy波理论) | 第22-27页 |
| ·微幅波理论的基本方程 | 第22-24页 |
| ·波浪的势函数 | 第24-26页 |
| ·压强和波浪能 | 第26-27页 |
| ·海浪谱及波浪力计算 | 第27-29页 |
| ·海浪谱简介 | 第27-28页 |
| ·弗汝德—克雷洛夫假定法 | 第28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波力发电航标装置的设计 | 第30-49页 |
| ·引言 | 第30页 |
| ·设计难点及思路 | 第30-31页 |
| ·传统波力发电航标装置存在的问题 | 第30页 |
| ·设计思路 | 第30-31页 |
| ·波力发电航标装置的设计 | 第31-37页 |
| ·装置的结构形式 | 第31-34页 |
| ·装置的工作过程 | 第34-35页 |
| ·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装置的简化模型 | 第37页 |
| ·波能吸收机构的设计 | 第37-45页 |
| ·波浪特性分析及其应用 | 第37-39页 |
| ·浮子的设计 | 第39-44页 |
| ·浮体的设计 | 第44-45页 |
| ·液压波能转换系统的设计 | 第45-48页 |
| ·液压系统的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关键元件的选型原则 | 第46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4章 系统参数设计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9-62页 |
| ·波能吸收机构分析 | 第49-57页 |
| ·浮子的动态起伏位移分析 | 第49-52页 |
| ·浮子受力的动态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浮体的受力与运动状态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系统波能吸收效率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液压系统关键元件的选型 | 第57-59页 |
| ·液压缸的选型 | 第57-58页 |
| ·液压马达的选型 | 第58-59页 |
| ·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59-61页 |
| ·系统简化模型 | 第59-60页 |
| ·浮子机构的数学模型 | 第60页 |
| ·液压缸的数学模型 | 第60-61页 |
| ·单向阀块的数学模型 | 第61页 |
| ·液压马达的数学模型 | 第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系统仿真实验及分析 | 第62-76页 |
| ·引言 | 第62页 |
| ·系统仿真实验及分析 | 第62-75页 |
| ·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| 第62-66页 |
| 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6-68页 |
| ·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8-75页 |
| ·系统结构优化 | 第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76-78页 |
| 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76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专利 | 第81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研究生履历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