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--以金华市为例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20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21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2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内涵 | 第23-32页 |
·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依据 | 第23-26页 |
·人民主权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24页 |
·治理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服务型政府内涵及特征 | 第26-32页 |
·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 | 第26-27页 |
·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| 第27-29页 |
·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 | 第29-32页 |
3 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模式 | 第32-39页 |
·广州的"依法行政"型 | 第32-34页 |
·南京的"公众参与"型 | 第34页 |
·重庆的"共同治理"型 | 第34-35页 |
·成都的"规范化"型 | 第35-36页 |
·上海的"电子政务推进"型 | 第36-37页 |
·大连的"全面质量管理"型 | 第37-38页 |
·香港的"顾客导向"型 | 第38页 |
·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迪 | 第38-39页 |
4 金华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 | 第39-59页 |
·金华市政府基本情况 | 第39页 |
·金华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做法 | 第39-54页 |
·深化行政服务中心平台建设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| 第41-42页 |
·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的实施 | 第42-43页 |
·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逐步推进 | 第43-44页 |
·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| 第44页 |
·金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| 第44-47页 |
·金华市"健康新农村"建设 | 第47-54页 |
·金华市建设服务型政府取得的成功经验 | 第54-57页 |
·成功完善的制度设计 | 第54页 |
·政府的强有力作为—政府主导 | 第54-56页 |
·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政策认同 | 第56-57页 |
·全社会的共同推力 | 第57页 |
·金华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模式:需求导向型 | 第57-59页 |
5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制约因素及分析 | 第59-65页 |
·问题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的缺失 | 第59页 |
·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及使用不合理 | 第59-60页 |
·整体建设缺乏系统性 | 第60页 |
·绩效评估与考核制度的缺陷 | 第60-61页 |
·政府流程再造中行政投入和技术投入不足 | 第61页 |
·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 | 第61-62页 |
·制约因素透析 | 第62-65页 |
·传统管制型行政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 | 第62页 |
·对上负责的制度缺陷造成服务缺位 | 第62-63页 |
·理性官僚制的不足造成管理的无效率 | 第63-64页 |
·公民意识教育不足 | 第64-65页 |
6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| 第65-80页 |
·树立"公民导向"的服务理念 | 第65-68页 |
·政府服务全面质量管理 | 第65-66页 |
·制度设计与安排 | 第66-67页 |
·落实民本、民权、民主 | 第67-68页 |
·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建设 | 第68-70页 |
·强化公共财政支撑 | 第68页 |
·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| 第68-70页 |
·农村社区服务的规范化建设 | 第70页 |
·电子化政府的推进力度 | 第70-75页 |
·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 | 第70-73页 |
·香港政府一站通 | 第73-75页 |
·完善政府绩效管理 | 第75-77页 |
·探求理性、科学和法治 | 第75页 |
·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| 第75-76页 |
·政府绩效评估监督机制 | 第76-77页 |
·"服务—诚信—合作"的行政模式 | 第77-80页 |
·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 | 第77-78页 |
·建立政府良好信任关系 | 第78页 |
·德制的建设与新型行政模式 | 第78-80页 |
7 小结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