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2页 |
·基于RTDS的机电暂态仿真软件研发的背景和意义 | 第6-9页 |
·基于RTDS的机电暂态仿真软件研发的背景 | 第6-8页 |
·基于RTDS的机电暂态仿真软件研发的重要性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| 第9-11页 |
·现有的仿真软件 | 第9页 |
·机电暂态仿真开发的研究动态 | 第9-10页 |
·RTDS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0页 |
·混合仿真接口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暂态稳定计算基本原理 | 第12-22页 |
·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| 第12-14页 |
·同步电机转子运动方程 | 第13页 |
·同步电机电流电压方程 | 第13-14页 |
·同步电机电磁暂态过程方程 | 第14页 |
·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14-16页 |
·励磁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14-15页 |
·原动机及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15-16页 |
·PSS模型 | 第16页 |
·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基本原理 | 第16-22页 |
·电力系统数学模型的组成 | 第16-17页 |
·机电暂态仿真程序流程 | 第17-19页 |
·各元件初始值的确定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VC环境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的实现 | 第22-32页 |
·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原理 | 第22-24页 |
·面向过程化模型的特点 | 第22页 |
·面向对象化元件模型的特点 | 第22-24页 |
·双链表稀疏技术的应用及其因子表分解 | 第24-25页 |
·标准BPA数据的格式转化 | 第25-27页 |
·标准BPA数据的格式介绍 | 第26页 |
·标准BPA数据的格式转化 | 第26-27页 |
·VC环境下的算例验证 | 第27-31页 |
·IEEE9节点系统算例 | 第27-30页 |
·IEEE39节点系统算例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RTDS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的实现 | 第32-42页 |
·RTDS-Cbuilder自定义模块 | 第32-35页 |
·自定义编程环境介绍 | 第32-33页 |
·RTDS下Cbuilder模块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RTDS-Cbuilder局限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RTDS-Cbuilder上开发机电暂态仿真模块的相关技术问题 | 第35-37页 |
·多线程技术 | 第35-36页 |
·网络化简技术 | 第36-37页 |
·混合仿真中机电暂态子系统等值电路计算 | 第37-38页 |
·RTDS上的仿真算例 | 第38-41页 |
·IEEE9节点系统算例 | 第38-40页 |
·IEEE39节点系统算例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8页 |
附录一:IEEE9节点系统数据 | 第45-46页 |
附录二:IEEE39节点系统数据 | 第46-47页 |
附录三:FK型励磁系统的差分方程 | 第47-48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