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外包的产生——国际分工的新模式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的发展:外包成为可能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经济利益效应:外包发展的原动力 | 第11-13页 |
第三节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转变:外包发展的契机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基于国际分工新模式的外包理论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外包的发展趋势——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迈进 | 第16-18页 |
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服务可贸易革命催生服务外包 | 第16页 |
第二节 全球产业向服务业转移推动服务业的离岸外包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服务外包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| 第18-24页 |
第一节 世界服务外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8-22页 |
一、世界服务外包范围广、涉及领域多 | 第18页 |
二、世界服务外包转移方市场相对集中 | 第18-19页 |
三、世界服务外包承接方新兴国家崛起,竞争激烈 | 第19-20页 |
四、世界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22-24页 |
一、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产业概况 | 第22页 |
二、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 | 第22-24页 |
第四章 承接服务外包——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选择 | 第24-30页 |
第一节 中国面临的新形势:非服务业FDI 的下降和服务业FDI 的上升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承接服务外包:新形势下经济增长新动力 | 第26-28页 |
第三节 承接服务外包:新形势下经济增长的新方式 | 第28-30页 |
一、促使中国服务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| 第28页 |
二、能够缓解中国现阶段对资源能源的依赖 | 第28-29页 |
三、能够促使中国企业自主性成长 | 第29-30页 |
第五章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特点及优劣势分析 | 第30-41页 |
第一节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特点 | 第30-34页 |
一、从形式来看:软件外包日益成为我国服务外包的主导模式 | 第30页 |
二、从地域来看:日韩市场是规模动力,欧美市场是增长引擎 | 第30-31页 |
三、从经济决定因素来看:外资目前是推动我国服务外包的主要动力 | 第31-34页 |
第二节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劣势分析 | 第34-41页 |
一、科尔尼服务外包地评价体系介绍及其2007 指数对中国的评价 | 第34-36页 |
二、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优势 | 第36-38页 |
三、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劣势 | 第38-41页 |
第六章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分析 | 第41-57页 |
第一节 发展路径选择 | 第41-46页 |
一、加大软件研发外包力度,带动ITO业务升级 | 第41-42页 |
二、抓住在华金融投资浪潮,推动BPO | 第42-43页 |
三、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,推动服务外包 | 第43-45页 |
四、以外资带动内资,发展服务外包 | 第45-46页 |
第二节 各个层面的战略应对 | 第46-57页 |
一、企业层面的战略应对:以东软发展服务外包的成功战略为例 | 第46-50页 |
二、产业层面的战略应对 | 第50-54页 |
三、政府层面的战略应对 | 第54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