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人口学论文--人口统计学论文

不同地理空间数据条件下人口信息空间化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研究综述第8-14页
   ·目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·存在不足第11-12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第12-13页
   ·小结第13-14页
第二章 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概述第14-27页
   ·人口空间分布第14-15页
   ·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第15页
   ·人口密度第15-16页
   ·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基于地理统计单元空间化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基于数学模型空间化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·基于规则格网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基于地理场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本文涉及的概念及理论第19-26页
     ·人口普查与人口普查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Voronoi 理论第20-23页
     ·格网生成技术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数学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数据融合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 具备精细地理数据地区人口空间化第27-37页
   ·基于VORONOI 图的人口普查区划分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第27页
   ·人口普查区构建思路第27-28页
   ·实例第28-35页
     ·数据准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·Voronoi 图的生成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形成人口普查小区的Voronoi 多边形分组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对于上步中生成Voronoi 多边形组中的 Voronoi 多边形合并,生成人口普查区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特殊情况处理第34-35页
   ·结论第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四章 不具备精细地理数据地区人口空间化第37-53页
   ·人口空间化理论第37页
   ·基于规则格网的人口空间化的分析及思路第37-38页
   ·实例及具体实现第38-51页
     ·数据准备第38-41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进行相关性分析,选择建模因子,并进行线性回归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对各市县进行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人口进行调整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格网人口数据分配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城镇区域人口数据的重新分配第47-51页
   ·检验与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 人口信息空间化软件开发第53-62页
   ·程序开发意义第53页
   ·程序设计目标第53-54页
     ·主要目标第53页
     ·具体目标第53-54页
   ·具备精细地理数据地区人口空间化软件开发第54-57页
   ·不具备精细地理数据地区人口空间化部分步骤开发第57-61页
   ·结论第61-62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-68页
详细摘要第68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数字特效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
下一篇:农业数据网格资源调度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