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·背景介绍 | 第9-10页 |
·本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研究背景 | 第13-30页 |
·基本概念和术语 | 第13-14页 |
·图像编辑框架及定义 | 第14-17页 |
·编辑框架 | 第14-17页 |
·编辑定义 | 第17页 |
·当前的显示调整编辑算法 | 第17-26页 |
·色度调整(Tonal Adjustment) | 第17-19页 |
·材质编辑(Material Editing) | 第19-21页 |
·显示参数编辑(Appearance Editing) | 第21-25页 |
·已有算法的局限性 | 第25-26页 |
·当前的尺度变换编辑算法 | 第26-30页 |
·Seam Carving算法 | 第26-28页 |
·双边相似算法(Biderectional Similarity) | 第28-29页 |
·已有算法的局限性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基于k-d树的用户交互显示调整 | 第30-42页 |
·引言 | 第30-31页 |
·显示调整的聚类和边界保护 | 第31页 |
·基于k-d树的等级聚类显示调整 | 第31-37页 |
·显示距离(Appearance Distance)定义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k-d树的特性空间聚类 | 第32-33页 |
·用户初始化调整的编辑扩散 | 第33-37页 |
·算法流程及复杂度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8-40页 |
·结论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自动显示调整 | 第42-49页 |
·引言 | 第42-43页 |
·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自动调整编辑 | 第43-46页 |
·建立高斯混合模型 | 第43-45页 |
·显示参数调整 | 第45-46页 |
·自动编辑框架与性能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结论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图像尺度缩放编辑 | 第49-59页 |
·引言 | 第49-5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49-50页 |
·图像缩放编辑原则 | 第50-51页 |
·基于双边相似的HashRetar缩放算法 | 第51-54页 |
·双边相似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HashRetar算法 | 第52-54页 |
·HashRetar算法流程和性能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6-57页 |
·结论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2页 |
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59-60页 |
·未来工作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工作与发表论文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