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概念和框架 | 第12-20页 |
一、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概念 | 第12-15页 |
(一)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一种公司类型之间的转化 | 第12-13页 |
(二)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一种特定的上市公司股权交易行为 | 第13页 |
(三)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由上市公司或者关联人进行的股权交易 | 第13页 |
(四) 此私有化不同于彼私有化 | 第13-15页 |
二、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动机 | 第15-18页 |
(二)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一般动机 | 第15-17页 |
(二) 上市公司私有化动机的经济解释 | 第17-18页 |
三、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基本方式 | 第18-20页 |
(一) 股权收购 | 第18页 |
(二) 合并 | 第18页 |
(三) 反向股份分拆 | 第18-19页 |
(四) 资产出售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美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法律制度及中小股东保护 | 第20-41页 |
一、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国际版图 | 第20-22页 |
二、美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法律制度 | 第22-25页 |
(一) 基本的法律框架——两个两分法 | 第22页 |
(二) 联邦法 | 第22-25页 |
(三) 州法 | 第25页 |
三、美国私有化交易的一般方式和程序 | 第25-29页 |
(一) 合并 | 第25-27页 |
(二) 收购 | 第27-29页 |
四、美国私有化交易的司法审查标准 | 第29-37页 |
(一) 公司交易司法审查的三个标准 | 第29-30页 |
(二) 合并方式进行私有化的审查标准 | 第30-32页 |
(三) 要约收购方式进行私有化的审查标准 | 第32-37页 |
五、对美国私有化交易司法审查标准的评论 | 第37-41页 |
(一) 私有化交易审查标准统一于中小股东保护这一中心 | 第37-38页 |
(二) 私有化交易的审查标准的区分反应了形式和实质的冲突 | 第38-39页 |
(三) 私有化交易审查标准之争包含了法律原则和个案适用的对立统一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法律制度及中小股东保护 | 第41-56页 |
一、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案例 | 第41-43页 |
(一) 中石油对下属公司的私有化 | 第41-42页 |
(二) 中石化对下属公司的私有化 | 第42页 |
(三) 中国铝业对下属公司的私有化 | 第42-43页 |
二、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原因 | 第43-44页 |
(一) 股权分置改革 | 第43-44页 |
(二)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整体上市 | 第44页 |
三、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采取的方式 | 第44-48页 |
(一) 股权收购 | 第44-47页 |
(二) 合并 | 第47-48页 |
四、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私有化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8-56页 |
(一) 控制股东操控私有化进程 | 第48-51页 |
(二) 私有化方式存在重大缺陷 | 第51-56页 |
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中的中小股东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| 第56-60页 |
一、建立相对统一的上市公司私有化规则 | 第56-57页 |
(一) 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需要适用相对统一的规则 | 第56页 |
(二) 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的统一规则需要尊重现有的形式差异 | 第56-57页 |
(三) 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的统一规则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开放性规则 | 第57页 |
二、建立上市公司私有化统一规则的展开 | 第57-60页 |
(一) 确立交易中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的诚信义务 | 第57-58页 |
(二) 由具有独立地位的董事参与整个私有化交易进程 | 第58页 |
(三) 保证中小股东对整个交易的关键批准权 | 第58-59页 |
(四) 充分披露交易的相关信息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学习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