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| ·事件空间——当代建筑的空间 | 第9页 |
| ·事件空间——美学思想由客观倾向转向主观倾向 | 第9-11页 |
| ·事件空间——走向过程的建筑创作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 | 第13页 |
| ·研究与写作的框架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历代空间观念的演变 | 第15-25页 |
| ·古希腊的空间 | 第15-17页 |
| ·古罗马的空间 | 第17-18页 |
| ·基督教的空间 | 第18-19页 |
| ·拜占庭的空间 | 第19-20页 |
| ·哥特式的空间 | 第20页 |
| ·文艺复兴的空间 | 第20-21页 |
| ·巴洛克式的空间 | 第21-22页 |
| ·现代空间——有机空间 | 第22-24页 |
| ·当代空间——事件空间 | 第24页 |
| ·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3章 事件空间的设计观念及认识论分析 | 第25-46页 |
| ·事件空间的相关建筑师及观念 | 第25-36页 |
| ·彼得·埃森曼 | 第25-27页 |
| ·瑞姆·库哈斯 | 第27-30页 |
| ·伯纳德·屈米 | 第30-33页 |
| ·丹尼尔·李伯斯金 | 第33-36页 |
| ·事件空间的认识论分析 | 第36-45页 |
| ·社会背景 | 第37页 |
| ·哲学背景 | 第37-40页 |
| ·艺术背景——行为艺术 | 第40-43页 |
| ·事件空间的心理学解读 | 第43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4章 事件空间的创作手法分析 | 第46-66页 |
| ·反文脉 | 第46-49页 |
| ·波普化 | 第49-56页 |
| ·鲜艳的色彩 | 第51-52页 |
| ·形体的变异 | 第52-53页 |
| ·参与体验 | 第53-54页 |
| ·拼贴 | 第54-56页 |
| ·叠置——建筑"蒙太奇" | 第56-61页 |
| ·反讽 | 第61-65页 |
| 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第5章 事件空间的设计观念和手法对国内建筑创作的启示 | 第66-75页 |
| ·全球化趋势下的启示 | 第66-67页 |
| ·对传统的启示 | 第67-69页 |
| ·对国内建筑教育的启示 | 第69-71页 |
| ·对国内建筑创作实践的启示 | 第71-73页 |
| ·基于大众的启示 | 第73-74页 |
| ·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结语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| 后记及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