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脑—机接口的想象运动脑电信号的分析
| 目录 | 第1-7页 |
| 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脑电信号简述 | 第11-16页 |
| ·脑电信号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| ·脑电信号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| ·脑电信号的采集 | 第13-16页 |
| ·脑—计算机接口 | 第16-18页 |
| ·BCI的定义和组成 | 第16-17页 |
| ·BCI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 | 第20-32页 |
| ·常用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| 第20-24页 |
| ·时域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频域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·时频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功率谱熵 | 第24-25页 |
| ·功率谱熵的计算 | 第24-25页 |
| ·功率谱熵的性质 | 第25页 |
| ·近似熵 | 第25-27页 |
| ·近似熵的计算 | 第26页 |
| ·近似熵的性质 | 第26-27页 |
| ·样本熵 | 第27-29页 |
| ·近似熵算法的局限性 | 第27页 |
| ·样本熵的计算 | 第27-28页 |
| ·样本熵的性质 | 第28-29页 |
| ·嵌入空间分解 | 第29-31页 |
| ·奇异值分解 | 第29页 |
| ·时间信息 | 第29-30页 |
| ·空间信息 | 第30-31页 |
| ·时空信息 | 第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三章 脑电信号的分类方法及BCI系统的性能评价 | 第32-37页 |
| ·脑电信号的分类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·线性判别式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Fisher线性判别式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时变线性判别式方法 | 第34页 |
| ·BCI系统的评价 | 第34-36页 |
| ·分类正确率 | 第35页 |
| ·信息传输率 | 第35页 |
| ·信噪比和互信息率 | 第35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想象运动的脑电信号的分析 | 第37-5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方案 | 第37-38页 |
| ·数据描述 | 第38页 |
| ·想象左右手运动的脑电信号的分析 | 第38-49页 |
| ·想象左右手运动脑电信号的功率谱熵分析 | 第38-41页 |
| ·想象左右手运动脑电信号的近似熵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·想象左右手运动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分析 | 第44-46页 |
| ·想象左右手运动脑电信号的系统状态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