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软件工程论文

基于对象模型的数据交换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创新点摘要第6-10页
前言第10-11页
第一章 数据交换研究第11-18页
   ·数据集成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·数据交换相关概念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数据交换实现数据集成要解决的问题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数据交换的解决方案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数据交换的现状第16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7页
   ·论文的组织方式第17-18页
第二章 技术背景第18-26页
   ·XML 简介第18-22页
     ·XML 文档格式第19-20页
     ·XML 应用编程接口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基于XML 的数据交换格式的优点第21-22页
   ·Web Services 介绍第22-26页
     ·Web 服务定义及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 ·WSDL(Web 服务描述语言)第25页
     ·UDDI(统一描述、发现和集成协议)第25-26页
第三章 数据模型的描述及建模方法第26-39页
   ·数据模型相关概念第26-30页
     ·关系模型简述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对象模型简述第28-30页
   ·EXPRESS 描述语言介绍第30-36页
   ·EXPRESS 建模方法研究第36-39页
第四章 基于对象模型的数据交换方法第39-49页
   ·映射方法分析第39页
   ·映射方法规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数据模型直接映射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数据模型间接映射第40页
   ·数据交换方法实现第40-49页
     ·数据模型直接映射实现第41-44页
     ·数据模型间接映射实现第44-49页
第五章 基于对象模型的数据交换系统第49-65页
   ·系统方案的确定第49-51页
     ·集中式交换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交换第50页
     ·系统交换方案的确定第50-51页
   ·数据交换的体系结构第51-54页
     ·数据交换平台的拓扑结构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结构第52-54页
   ·数据交换系统工作原理第54页
   ·数据提取与加载原则第54-57页
     ·参照完整性约束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字符替换第55-56页
     ·General 字段图片数据导出第56页
     ·数据加载参照顺序第56-57页
   ·数据存放格式第57-60页
   ·数据存取接口第60-65页
     ·服务器端第60-63页
     ·客户端第63-65页
结论与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8页
发表文章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详细摘要第70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汽车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
下一篇:高职院校“通专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--以S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