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树种论文--针叶树类论文--落叶松论文

落叶松种间、无性系及杂种家系ISSR鉴别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1 绪论第8-16页
   ·落叶松的研究现状第8-11页
     ·落叶松的简介第8页
     ·落叶松的经济价值第8页
     ·落叶松遗传改良概况第8-9页
     ·落叶松鉴别研究概况第9-11页
   ·分子标记方法在林木中的应用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几种分子标记的特点第11-13页
     ·ISSR(简单重复序列中间区域标记)第13-14页
     ·SCAR(序列特征扩增区域)第14页
     ·应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·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2 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6-22页
   ·试验材料及仪器、试剂第16-1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来源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17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及配制第17-18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18-22页
     ·落叶松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第18页
     ·落叶松ISSR-PCR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第18-19页
     ·ISSR特异片段的回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ISSR特异片段的克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ISSR特异片段的测序及SCAR引物的设计第21页
     ·遗传距离分析第21-22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22-45页
   ·DNA提取第22-23页
   ·引物的筛选第23页
   ·ISSR标记种间鉴定第23-26页
   ·ISSR标记无性系鉴定第26-32页
     ·无性系鉴别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无性系间遗传距离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·ISSR标记杂种组合间鉴定第32-33页
   ·ISSR标记杂种家系的鉴定第33-42页
     ·杂种子代与亲本的鉴别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正反交家系的鉴别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双亲之一相同的不同家系的鉴别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家系间遗传距离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·SCAR标记检测第42-45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的获取、连接及转化第42页
     ·扩增片段测序结果及引物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·SCAR引物检测结果第43-45页
结论第45-47页
讨论第47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附录第55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朝阳沟油田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
下一篇:转型期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