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方法及本文框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全文框架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理论 | 第18-29页 |
·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| 第18-22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| 第18-20页 |
·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| 第20-21页 |
·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本 | 第21-22页 |
·马克思、恩格斯关于教育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| 第22-23页 |
·社会再生产理论与教育 | 第22页 |
·劳动价值学说与教育 | 第22-23页 |
·新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3-29页 |
·罗默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卢卡斯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4-29页 |
第三章 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| 第29-35页 |
·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| 第29-32页 |
·安徽省高等教育基本情况 | 第29-30页 |
·安徽省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 | 第30-32页 |
·安徽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| 第32页 |
·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| 第32-35页 |
·安徽省经济基本情况 | 第32-33页 |
·安徽省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| 第33页 |
·安徽省经济发展目标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| 第35-44页 |
·计量模型设定 | 第35页 |
·安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35-37页 |
·安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向量误差修正模型(VECM) | 第40-44页 |
第五章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脉冲响应函数 | 第44-46页 |
·方差分解 | 第46-48页 |
第六章 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对策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 | 第48页 |
·依法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| 第48页 |
·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主体多样化 | 第48-49页 |
·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| 第49-50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| 第50-52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50-5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