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热力工程理论论文--传热学论文

环路热管主芯中多过程耦合传热现象的理论模型和数值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导论:应用背景、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内容第12-36页
 §1.1 毛细泵环和环路热管第12-24页
  §1.1.1 高效传热装置的迫切需求和对流热控/热管理技术第12-17页
   表1-1 热控/热管理技术第16-17页
  §1.1.2 基于蒸发潜热传热和毛细力驱动循环工作机理的热控/热管理技术第17-20页
   §1.1.2.1 热管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§1.1.2.2 毛细泵环简介第18-19页
   §1.1.2.3 环路热管简介第19-20页
  §1.1.3 环路热管的结构、特点、操作原则及发展第20-24页
 §1.2 移动界面问题的处理第24-28页
  §1.2.1 流体体积函数法(VOF)第25-26页
  §1.2.2 等值面法(LS)第26-27页
  §1.2.3 孔隙网络模拟(Pore Network Simulation)第27-28页
 §1.3 当前研究进展的概述第28-33页
 §1.4 本文工作的概述第33-36页
第二章 数学物理模型第36-61页
 §2.1 多孔介质传热过程:流场模型第36-43页
  §2.1.1 多孔介质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第36-37页
  §2.1.2 连续性方程的引入第37页
  §2.1.3 动量方程的引入,Darcy定律和Brinkman修正第37-39页
  §2.1.4 多孔介质中能量方程的引入第39-43页
   §2.1.4.1 简单推导过程第39-40页
   §2.1.4.2 严格推导过程第40-43页
 §2.2 毛细多孔介质中的汽液相界面:界面模型第43-52页
  §2.2.1 汽液相界面两侧物理量的联系第43页
  §2.2.2 毛细效应和毛细力第43-46页
  §2.2.3 相界面移动速度和位移的计算第46页
  §2.2.4 毛细泵环/环路热管蒸发器主芯的蒸发状态和毛细管中的蒸发机制第46-49页
  §2.2.5 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在全区域适用性的证明第49-52页
   §2.2.5.1 连续性方程在全区域适用性的证明第50页
   §2.2.5.2 能量方程在全区域适用性的证明第50-52页
 §2.3 模拟环路热管蒸发器主芯内部物理过程的模型第52-61页
  §2.3.1 控制方程及其在柱坐标系中的展开形式第52-55页
  §2.3.2 边界条件、初值条件和相界面条件的嵌入第55-56页
   §2.3.2.1 边界条件第55-56页
   §2.3.2.2 初值条件第56页
   §2.3.2.3 相界面条件的嵌入第56页
  §2.3.3 参数取值范围第56-57页
  §2.3.4 方程无量纲化第57-61页
第三章 数值计算模型和程序实现第61-83页
 §3.1 网格设置和方程离散第61-70页
  §3.1.1 压力方程的离散第62-64页
  §3.1.2 渗流速度的离散第64-65页
  §3.1.3 能量方程的离散第65-67页
  §3.1.4 连续性方程的离散第67-69页
  §3.1.5 边界条件的离散第69-70页
 §3.2 界面模型的数值处理第70-75页
  §3.2.1 毛细力的计算第70-72页
  §3.2.2 相界面移动速度和位移的计算第72-73页
  §3.2.3 加热齿壁面附近多孔芯中微气泡的生成和发展以及相界面的变化第73-75页
 §3.3 计算方案和程序第75-78页
  §3.3.1 离散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第75-76页
   §3.3.1.1 求解三对角系数矩阵的代数方程组的追赶法(TDMA)第75-76页
   §3.3.1.2 求解五对角系数矩阵的代数方程组的强隐迭代法(SIP)第76页
  §3.3.2 计算方案和程序第76-78页
 程序流程图第78-80页
 程序结构图第80-83页
第四章 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83-102页
 §4.1 稳态工况模拟第83-90页
 §4.2 关于模型假设的合理性的讨论第90-94页
  §4.2.1 环路热管外环路压降(P_(out)—P_(in))的影响第90-92页
  §4.2.2 关于其它假设的讨论第92-94页
 §4.3 蒸发器主芯正常启动过程的模拟第94-100页
 §4.4 本章小结第100-102页
第五章 蒸发器主芯性能的评估和参数影响的研究第102-136页
 §5.1 热负荷对主芯性能的影响第103-111页
 §5.2 有效导热系数对主芯性能的影响第111-120页
 §5.3 孔隙率、有效孔径和渗透率对主芯性能的影响第120-132页
  §5.3.1 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影响第120-127页
  §5.3.2 有效孔径和渗透率的影响第127-131页
  §5.3.3 渗透率与主芯性能第131-132页
 §5.4 本章小结第132-135页
 表5-1 单参数影响第135-136页
第六章 关于多参数影响和动态过程模拟的讨论第136-149页
 §6.1 关于多参数影响的讨论:相图第136-142页
  §6.1.1 热流密度—有效导热系数平面的相图第136-139页
  §6.1.2 热流密度—渗透率平面的相图第139-141页
  §6.1.3 关于多参数影响的简单小结第141-142页
 §6.2 动态过程的模拟第142-149页
  §6.2.1 功率跟随过程(power-step process)的模拟第142-145页
  §6.2.2 功率循环过程(power-cycle process)的模拟第145-148页
  §6.2.3 关于动态过程模拟的简单小结第148-149页
第七章 结论和展望第149-155页
 §7.1 本文内容的总结第149-152页
  §7.1.1 环路热管主芯内部物理过程模拟的模型、算法和结果第149-150页
  §7.1.2 应用研究第150-152页
 §7.2 本文的创新点第152-153页
 §7.3 建议和展望第153-155页
参考文献第155-160页
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0-161页
致谢第161页

论文共1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铁路信息服务企业战略资源配置方法研究
下一篇: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参数分析及结构改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