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交保护制度研究--以联合国《外交保护条款草案》为线索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10页 |
一、选题说明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外交保护制度概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外交保护的历史回顾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《外交保护条款草案》基本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外交保护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第四节 外交保护的性质 | 第15-17页 |
第五节 外交保护与领事协助 | 第17-2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外交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22-31页 |
第一节 国际人权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"伤害拟制"理论 | 第24-26页 |
第三节 双重管辖权理论 | 第26页 |
第四节 外国人待遇理论 | 第26-30页 |
一、外国人待遇的原则 | 第27-28页 |
二、外国人待遇的标准 | 第28-3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外交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| 第31-48页 |
第一节 外交保护的主体与对象 | 第31-33页 |
一、外交保护的主体 | 第31页 |
二、外交保护的对象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外交保护的基本原则 | 第33-41页 |
一、国籍持续原则 | 第33-35页 |
二、国家责任原则 | 第35-37页 |
三、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| 第37-41页 |
第三节 外交保护的内容 | 第41-44页 |
第四节 外交保护的方式 | 第44-4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我国外交保护制度评析 | 第48-56页 |
第一节 我国外交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| 第48-51页 |
第二节 我国外交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完善途径 | 第51-55页 |
一、外交保护研究起步较晚 | 第51-52页 |
二、外交保护立法较为滞后 | 第52-53页 |
三、外交保护机制亟待完善 | 第53-5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