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小说论文--新体小说论文

论抗战时期大后方小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--以《抗战文艺》为中心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7页
1 绪论第7-12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7-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第9-12页
2 抗战前期大后方小说发展的文学特征第12-29页
   ·战争生活的真实描绘第13-20页
   ·文学特征:单一中显现丰富第20-29页
     ·主题:抗日救亡第21-23页
     ·人物形象:英雄形象与阴暗形象第23-26页
     ·艺术表达:大众化第26-29页
3 抗战后期大后方小说发展的文学特征第29-43页
   ·战时生活的如实展现第30-35页
   ·文学特征:走向多样化第35-43页
     ·主题:多重性第35-38页
     ·人物形象:多样化第38-40页
     ·艺术表达:个性化第40-43页
4 结束语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附:第46-50页
 1.《抗战文艺》小说编目第46-49页
 2. 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、科研情况第49-50页
致 谢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音与义的关联机制--英语诗歌语音探索及翻译研究
下一篇:语言教师对外语课堂上学生负动机行为的反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