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舱再入段雷达散射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Ⅰ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·问题的引出 | 第8-9页 |
·再入现象 | 第8-9页 |
·再入目标的电磁散射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的主要课题和进展 | 第9-10页 |
·主要的研究手段 | 第10-11页 |
Ⅱ 再入的基本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返回舱再入方式 | 第11-12页 |
·等离子体鞘套和尾流的产生 | 第12页 |
Ⅲ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 | 第12-17页 |
·等离子体基础 | 第12-13页 |
·等离子体介质的电磁特性 | 第13-15页 |
·等离子体固有频率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| 第15页 |
·等离子体碰撞频率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| 第15-17页 |
Ⅳ 再入返回舱的电磁散射 | 第17-33页 |
·电磁散射概论 | 第17-23页 |
·雷达散射截面的定义及物理机理 | 第17-19页 |
·散射方式 | 第19页 |
·常用的RCS计算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有等离子体覆盖目标的RCS计算 | 第21-23页 |
·返回舱RCS计算 | 第23-31页 |
·再入体头身部RCS计算 | 第23-25页 |
·再入体尾流RCS计算 | 第25-31页 |
·亚密湍流等离子体尾流RCS计算 | 第26-30页 |
·过密湍流等离子体尾流RCS计算 | 第30-31页 |
·RCS相对标定法测量 | 第31-33页 |
Ⅴ 再入返回舱雷达散射特性的分段研究 | 第33-46页 |
·综述 | 第33-34页 |
·突增段 | 第34-35页 |
·隐身段 | 第35-45页 |
·体散射到面散射的转变 | 第36页 |
·返回舱包覆等离子体的折射效应 | 第36-41页 |
·折射隐身的机理 | 第36-37页 |
·不均匀等离子球的电磁波轨迹 | 第37-39页 |
·影响折射隐身效应的主要因素 | 第39-41页 |
·返回舱包覆等离子体的吸收衰减 | 第41-44页 |
·吸收隐身的机理 | 第41页 |
·垂直入射到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的吸收衰减 | 第41-43页 |
·斜入射到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的吸收衰减 | 第43-44页 |
·隐身段产生机理小结 | 第44-45页 |
·平稳段 | 第45-46页 |
Ⅵ 目标丢失后重新捕获 | 第46-52页 |
·外引导数据的产生 | 第47-48页 |
·内引导数据的产生 | 第48-52页 |
·数据源特点 | 第48-49页 |
·数据处理流程 | 第49-52页 |
Ⅶ 不足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