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1页 |
| 缩写词 | 第11-12页 |
| 目录 | 第12-15页 |
| 1 前言 | 第15-25页 |
| ·乙醇酸氧化酶的研究概况 | 第15-18页 |
| ·乙醇酸氧化酶在自然界的分布 | 第15-16页 |
| ·乙醇酸氧化酶的催化作用 | 第16页 |
| ·GO活性的影响因素及调节 | 第16-17页 |
| ·乙醇酸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| 第17-18页 |
| ·SDS-PAGE简介 | 第18-21页 |
| ·蛋白质-SDS胶束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蛋白质-SDS结合比率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| ·蛋白质性质研究手段 | 第21-23页 |
| ·凝胶过滤 | 第21-22页 |
| ·毛细管电泳 | 第22-23页 |
| ·蛋白质在SDS-PAGE中向负极泳动的发现 | 第23-24页 |
| 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| 第24-25页 |
| 2 材料和方法 | 第25-32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25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6-32页 |
| ·兔子肝脏的SDS-醋酸薄膜电泳 | 第26页 |
| ·蛋白质标准曲线制作和蛋白含量测定 | 第26页 |
| ·GO活性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| ·GO的提取 | 第27-28页 |
| ·菜心叶片粗蛋白的获得 | 第27页 |
| ·10%醋酸沉淀杂蛋白 | 第27页 |
| ·15%硫酸铵沉淀 | 第27页 |
| ·35%硫酸铵沉淀 | 第27页 |
| ·Sephadex G-50凝胶过滤 | 第27页 |
| ·DEAE-Cellulose-52离子交换层析 | 第27-28页 |
| ·层析柱的装柱和再生 | 第28页 |
| ·层析柱的装柱 | 第28页 |
| ·层析柱的再生 | 第28页 |
| ·4%-20%SDS-PAGE梯度电泳 | 第28-29页 |
| ·提取的GO的SDS-醋酸薄膜电泳 | 第29-30页 |
| ·Sephadex G-100凝胶过滤 | 第30页 |
| ·菜心叶片粗蛋白的SDS-PAGE负极缓冲液的获得 | 第30页 |
| ·毛细管电泳 | 第30-31页 |
| ·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| 第31页 |
| ·SDS质量分数标准曲线制作及蛋白质和SDS结合比率的测定 | 第31-32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50页 |
| ·兔子肝脏蛋白的SDS-醋酸薄膜电泳 | 第32页 |
| ·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| 第32-34页 |
| ·考马斯亮蓝法 | 第32-33页 |
| ·紫外分光测定法 | 第33-34页 |
| ·GO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| 第34-35页 |
| ·菜心叶片中不同纯度GO的SDS-PAGE | 第35-37页 |
| ·提取的GO的SDS-醋酸薄膜电泳 | 第37-39页 |
| ·凝胶过滤 | 第39-40页 |
| ·提取的GO的SDS—Sephadex G-100凝胶过滤 | 第39-40页 |
| ·GC-Ⅰ和GC-Ⅱ的SDS-PAGE | 第40页 |
| ·菜心叶片粗蛋白的SDS-PAGE负极缓冲液的获得 | 第40-44页 |
| ·毛细管电泳 | 第44-45页 |
| ·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| 第45-47页 |
| ·蛋白质与SDS结合比率的测定 | 第47-50页 |
| ·SDS质量分数标准曲线 | 第48页 |
| ·不同蛋白质和SDS的结合比例 | 第48-50页 |
| 4 讨论与结论 | 第50-54页 |
| ·蛋白与SDS的结合不稳定可能是导致蛋白在SDS-PAGE中向负极泳动的原因 | 第50-51页 |
| ·向负极泳动的蛋白富含苯丙氨酸 | 第51页 |
| ·负极蛋白的亚基大小有待进一步验证 | 第51-52页 |
| ·研究SDS-PAGE中向负极泳动蛋白性质的意义 | 第52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| 附录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