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“草根文化”的内涵及其与卫视娱乐节目的融合形式 | 第13-22页 |
第一节 “草根”与“草根阶层” | 第13-14页 |
一、“草根” | 第13-14页 |
二、“草根阶层” | 第14页 |
第二节 关于“草根文化” | 第14-20页 |
一、“草根文化”的内涵与特性 | 第14-16页 |
二、“草根文化”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三、“草根文化”与精英文化、大众文化的关系 | 第17-20页 |
第三节“草根文化”与卫视娱乐节目的融合形式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“草根文化”在卫视娱乐节目中开发利用的价值意义 | 第22-32页 |
第一节 “草根文化”对于卫视娱乐节目的价值所在 | 第22-24页 |
一、“草根文化”的平民化、通俗性和亲和力 | 第22-23页 |
二、“草根文化”的戏谑性和娱乐性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从大众文化角度审视“草根文化”的价值意义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学角度审视“草根文化”的价值意义 | 第25-29页 |
一、从传播内容分析 | 第25-26页 |
二、从传播效果分析 | 第26-28页 |
三 、从传播的受众分析 | 第28-29页 |
第四节 从艺术审美角度审视“草根文化”的价值意义 | 第29-32页 |
一、后现代主义社会里的“草根文化” | 第29-30页 |
二、娱乐节目的“寓教于乐”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“草根文化”在卫视娱乐节目中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| 第32-41页 |
第一节 “草根文化”在卫视娱乐节目中开发利用的时代背景 | 第32-35页 |
一、“草根”的娱乐: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勃生 | 第33-34页 |
二、转型时期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发展变化的促进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“草根文化”开发利用积极的一面 | 第35-37页 |
一、政治层面 | 第35-36页 |
二、文化层面 | 第36页 |
三、经济层面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“草根文化”开发利用消极的一面 | 第37-41页 |
一、文化品位的消解 | 第37-38页 |
二、人文关怀的缺失 | 第38页 |
三、传播内容的浅显 | 第38-39页 |
四、传播功能的失衡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“草根文化”在卫视娱乐节目中开发利用的建议 | 第41-48页 |
第一节 从娱乐节目的内容看“草根文化”的开发利用 | 第41-43页 |
一、“草根文化”内容的选择和把关 | 第41-42页 |
二、“草根文化”内容的呈现方式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从娱乐节目的传播形式来看“草根文化”的开发利用 | 第43-45页 |
一、坚持平民路线 | 第43-44页 |
二、重视节目人文关怀的体现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大众狂欢与电视引导的平衡 | 第45-46页 |
一、实现引导与狂欢的共生共谋 | 第45-46页 |
二、实行本土化与分众化的传播策略 | 第46页 |
第四节 电视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的提高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注释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