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单片机的注塑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4页 |
·注塑机的控制系统 | 第14-17页 |
·注塑机驱动系统 | 第15-16页 |
·液压控制式 | 第15-16页 |
·电动控制式 | 第16页 |
·电动/液压复合控制式 | 第16页 |
·注塑机电子控制器 | 第16-17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19-29页 |
·注塑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工艺过程 | 第19-20页 |
·温度控制 | 第20-23页 |
·硬件软件总体方案 | 第23-24页 |
·软件设计思想 | 第24-25页 |
·模型整定 | 第24-25页 |
·PID参数整定 | 第25页 |
·抗干扰 | 第25-29页 |
·硬件抗干扰措施 | 第25-27页 |
·软件的抗干扰措施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料筒温度控制 | 第29-48页 |
·微机料筒温度测控系统及继电器PWM控制方式 | 第29-31页 |
·料筒温度控制的作用 | 第29页 |
·基于微机的料筒温度测控系统 | 第29-30页 |
·继电器PWM输出方式的实现 | 第30-31页 |
·料筒温度的PID控制 | 第31-38页 |
·PID算法 | 第31-32页 |
·积分分离控制 | 第32-34页 |
·PID调节器参数选择 | 第34页 |
·采样周期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控制结果 | 第35-37页 |
·控制结果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注塑机料筒的模糊控制 | 第38-47页 |
·模糊控制器的原理 | 第39-40页 |
·模糊控制器各部分实现方法 | 第40-42页 |
·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2-44页 |
·模糊控制器设计要遵循的几个步骤和原则 | 第42-43页 |
·模糊控制器的特点 | 第43-44页 |
·模糊变系数PID原理 | 第44-45页 |
·模糊变系数PID参数整定思想 | 第45-46页 |
·结论 | 第46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| 第48-65页 |
·元器件介绍及应用原理 | 第48-62页 |
·热电偶 | 第48-54页 |
·补偿原理 | 第48-49页 |
·冷端温度的获取 | 第49-51页 |
·热端温度的获取 | 第51-52页 |
·补偿的实现 | 第52-53页 |
·测温系统的原理及硬件示意图 | 第53-54页 |
·CD4052双刀四掷开关 | 第54-55页 |
·CD4052的器件特性 | 第55页 |
·AD595放大器 | 第55-60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56-57页 |
·引脚功能 | 第57-58页 |
·冰点补偿器B_1 | 第58页 |
·放大器A_1,A_2,A_3 | 第58页 |
·断偶检测报警电路B_3 | 第58-59页 |
·工作过程 | 第59页 |
·特点 | 第59页 |
·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| 第59-60页 |
·ICL7135 | 第60-62页 |
·电路设计 | 第62-65页 |
·输入回路 | 第63页 |
·多路转换以及断偶报警 | 第63页 |
·零点调整电路和放大倍数 | 第63-64页 |
·抗干扰设计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软件设计 | 第65-70页 |
·系统初始化程序 | 第65-66页 |
·程序的主循环框架 | 第66-68页 |
·校准程序 | 第68-70页 |
第六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总结 | 第70页 |
·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科研项目 | 第76页 |
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