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和谐社会思想溯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| 第8-15页 |
一、西方社会的和谐观与和谐社会理论 | 第8-11页 |
二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与和谐社会理论 | 第11-13页 |
三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什么是社会公平 | 第15-19页 |
一、社会公平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 | 第15-17页 |
二、社会公平的基本内涵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| 第19-22页 |
一、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| 第19-20页 |
二、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| 第20页 |
三、实现社会公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我国的社会公平的现状及原因 | 第22-28页 |
一、我国社会公平的现状 | 第22-23页 |
二、社会不公现状的负面影响 | 第23-26页 |
三、存在社会不公的原因分析 | 第26-28页 |
第五章 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 | 第28-34页 |
一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二、完善分配政策和制度,形成合理的分配制度 | 第29页 |
三、以社会主义公平理念为指导,构建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 | 第29-31页 |
四、树立科学的公平观 | 第31页 |
五、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平性 | 第31-32页 |
六、保证司法公正,用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平 | 第32-34页 |
第六章 实现社会公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| 第34-36页 |
一、我国的社会转型期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| 第34页 |
二、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还将存在一定时期 | 第34页 |
三、“效率优先,兼顾公平”的国家政策导向不会在短期内改变 | 第34-35页 |
四、形成科学的公平观需要一个过程 | 第35-3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后记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