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词 | 第8-9页 |
1.文献综述 | 第9-28页 |
·棉花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进展 | 第9-12页 |
·体细胞培养与植株再生 | 第9-10页 |
·花药培养 | 第10页 |
·茎尖培养 | 第10-11页 |
·胚珠和胚培养 | 第11页 |
·原生质体培养 | 第11-12页 |
·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| 第12页 |
·棉花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·能分化出体细胞胚胎的愈伤组织状态 | 第12-13页 |
·难分化出体细胞胚胎的愈伤组织状态 | 第13页 |
·外植体对棉花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培养基对棉花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| 第13-15页 |
·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| 第15-19页 |
·植物转基因技术 | 第15页 |
·植物转基因方法 | 第15-19页 |
·转基因植物的鉴定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标记基因的选择 | 第19-20页 |
·分子检测 | 第20-23页 |
·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 | 第23-28页 |
·抗虫基因的分离与抗虫棉花的获得 | 第23-25页 |
·抗除草剂基因工程棉花 | 第25-26页 |
·抗病转基因棉花 | 第26页 |
·抗逆及品质改良转基因棉花 | 第26页 |
·改良生产品质 | 第26页 |
·抗虫杂交棉的培育 | 第26-28页 |
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8-29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9-31页 |
·棉花材料 | 第29页 |
·根癌农杆菌和转化载体 | 第29页 |
·培养基 | 第29-30页 |
·常用的储备液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1-35页 |
·海岛棉再生体系的建立 | 第31-32页 |
·农杆菌的介导的遗传转化 | 第32-33页 |
·转化植株的分子鉴定 | 第33-34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4-35页 |
4 结果分析 | 第35-45页 |
·海岛棉再生体系的建立 | 第35-40页 |
·外植体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激素组合对棉花出愈率和出根率以及生长状态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继代时间对愈伤分化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愈伤组织形态、生长状态与细胞形态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激素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 | 第40-44页 |
·外植体的生理状况对转化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茎尖分生组织制备取材时间对出芽率和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超声波辅助处理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农杆菌活力,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转化体的筛选与抗性植株的获得 | 第44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| 第44-45页 |
5 讨论 | 第45-48页 |
·海岛棉愈伤诱导体系的优化 | 第45页 |
·丛生芽诱导的条件优化 | 第45-46页 |
·无菌苗的培养条件 | 第45页 |
·6-BA在棉花茎尖培养中的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受体材料的选择与遗传转化的方法 | 第46页 |
·创伤方式与辅助处理对转化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通过卡那霉素筛选阳性幼苗 | 第47-48页 |
6 文献 | 第48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